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2、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5、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6、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8、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9、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身份证挂失后,原身份证仍可正常使用,现行身份证缺乏基本防伪功能增加了打击犯罪的难度。对此,公安机关要切实履行司法职能,打击盗用他人身份证的违法行为。
11、下表列举了我国2018、2019年取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成果1 |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成使命。 |
成果2 | 2018年11月26日,新华社透露中国第三艘航母研制已经在船台上建造。至此,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建造重型航母的能力。 |
成果3 |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
…… | …… |
看到上述成果后,芳芳同学高兴地说:“当前,我国科技实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需要再进行科技创新了”。请你就芳芳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12、关于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小美和小龙表达了两种观点:
小美:国与国之间就是弱肉强食、零和博弈。
小龙:国与国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请评析小美与小龙的观点。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4月1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国策经纬》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理由。
14、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面对全球严峻挑战,只靠少数力量,只靠一两个国家难以应对,必须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也参与到各环节中来并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3)作为公民,我们应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15、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中国人民在这场大考中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2020年4月8日,“封闭”76天的武汉“解封”,4月26日实现清零,累计治愈率达到92.2%。无论西方政客怎么抹黑中国,都无法改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取得防疫控疫重大胜利的事实。任何反华势力都阻挡不了中国崛起的步伐。
根据你抗击疫情的体验,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对中华民族、国家、生命和责任产生了哪些认识。
16、(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1)学习宪法,注重实践。请阅读宪法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①学习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②学习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月4日,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如约而至。同步展开的全国“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举办的全国“宪法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上海同时启动。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2)中学生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
17、九年级学生小明,因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平时起床父母喊、上学父母送、衣服父母洗;自己制定了计划早晨六点起来背英语,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这次月考成绩有了一点进步,就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父母教育他,他冲父母大吼大叫;有一天父母为了了解他的思想状况,翻看了他的日记,小明发现了自己的日记本有被翻动的情况,情绪失控,与父母大吵大闹,并扬言“我不上学了”,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以示抗议。
(1)结合材料,请你指出小明的言行有哪些不妥之处。
(2)针对小明的“症状”,请你给他开出“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