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丹东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3、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 4、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6、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7、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8、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9、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   关于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国与国之间就是弱肉强食、零和博弈;也有人认为:国与国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以上两种观点。

  • 1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节约当做过时的观念。你怎么看?为什么?

     

  • 12、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不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关注新闻,回答问题

    “中国高铁”是“中国制造”在海外最闪亮的名片。“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在世界首屈一指,被誉为中国发展的奇迹。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高铁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关键在什么?

    (3)请你为“中国高铁”设计一条广告语

  • 14、   近年来,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据悉,入选该计划的考生应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百年自强计划”为什么把自强不息列为入选条件之一? 

    (2)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与自强不息相悖的两种行为。

    (3)请你就中学生应如何培养自强不息精神提出3条建议。

  • 15、法治生活

    (宪法解读)

    (1)根据图中的提示,请你把①②③④的内容补充完整。

    (宪法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十九条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第三十八条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学宪法,谈认识。宪法第二条、第十九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分别说明了什么

    (宪法活动)在介绍宪法的PPT中,同学们写到: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问题。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这张PPT中有一处知识性错误,请你写出序号并改正。

    (宪法意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4)增强宪法意识:

    “知”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材料一:2016年0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材料二:2017年全国中考改革讲从初一新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实行优质学校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

    (1)作为学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就要积极行使什么权利?你是如何珍惜此项权利?

    (2)为什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

    (3)你是怎样认识材料二中考改革中的一些措施?

     

  • 17、2018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推出重磅微视频《奋斗》,让我们跟随习近平的同期声,重温奋斗的艰辛,体会奋斗的幸福。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自豪而不自满。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目标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继续书写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一起奋斗!中国加油!

    (1)“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适应新时代,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2)“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为世界添光彩,我们应怎样去奋斗?

    (3)我们应该怎样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发展自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