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2、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3、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4、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6、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7、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9、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10、判断说理:
(1)今年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积极地通过“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向政府建言献策。
判断:
理由:
(2)在国庆假日里,文化游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大家到文化古迹、博物馆,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 。小闽选择到山东曲阜追寻圣人足迹,感悟儒家文化。
判断:
理由:
11、由于科学技术总体上还比较落后,长期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的人均占有资源量是严重短缺的。
12、“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说明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1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成果却惠及世界,正因此“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目前已有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约合作。中国作为全球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在新时代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中国机遇”“中国方案”,将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截至2017年底,中欧班列已开行6235列,其中2017年一年就开行逾3200多列,超过前5年的总和,连通欧洲12国的34座城市。中欧班列一般能在两周之内把货物运到。数据显示,中欧开展“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以来,对欧盟国际贸易的贡献率超过6%。
(4)结合材料三回答,中欧班列的开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哪些利好?
(5)结合以上材料回答,地区发展和国家建设与对外开放有怎样的联系?
14、简答题
名言 | 体现品质 |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周易》 | ①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② |
(1)以上名言分别体现了什么品质?
(2)助力青春成长,以上名言对青少年有哪些启发?
15、 材料一:《国家宝藏》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中国诗词大会》让吟咏诗歌成为时尚,《见字如面》让文化情感产生互动,更不用说《朗读者》《记住乡愁》等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品牌,一经推出就广受人民群众喜欢和追捧。从整理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开通运行“中国古藉资源库”,到推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一批批"以古人之规短,开自己之生面”的作品走近国民,走进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材料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充满着闲适洒脱;“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感慨着世事变幻;“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充满着鬃迈奋勇;“天下所至,莫不宾服"彰显着盛世风采诗歌滋养着中国人的文化土垟培育着中国人的人文情怀。我们需要诗歌,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甲国风格的文化作品,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请你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并说明理由。
16、成长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有点磕磕碰碰。下面是中学生于林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小片段:
片段一 周末,于林和好友约好痛痛快快玩一天网络游戏,打个通宵,班主任(道德与法治老师)知道了,发了个信息给于林,上面写了两句话,给了榆林的大脑“一记响拳”。
(1)班主任老师的话可能关乎哪两方面的内容,请将观点表述出来。
片段二 单元质量检测后,部分同学因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班主任老师召开了“从失败中学习”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正确面对失败,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道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于林和他的同学们很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2)请你分析班主任老师传授了哪些好方法引导同学们?
17、社会是多方面的既有阳光和善良也有阴霾和丑恶,有些看似安全却有潜在的危险,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1)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哪些不良诱惑?
(2)面对这些不良诱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战胜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