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迪庆州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3、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 5、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7、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9、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如图中同学的行为。

    判断:   。理由:   

  • 11、近日,湖北赤壁街头多个银行ATM机和交通信号灯被故意损坏。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肇事男子的作案动机竟是为了发泄情绪。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 12、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越来越丰富,百度百科、知乎等搜索工具,公开课、云课堂、微课等课程资源,猿题库、小猿搜题、作业帮等试题工具……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来学习。

    有同学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学习不再需要老师了。”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观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   材料一:2018年1月5日,在安微合肥高铁站一列由安开往广州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女子为等迟到的丈夫,在高铁门口堵着。到了高铁出发的时刻强行阻挠不让关门,各种撤波要赖。满车的乘客因此耽误行程,影响整个高铁系正常运转。更荒诞的是,高铁执法人员除了劝阻,竟束手无策,根本无法阻止其各种撤波要赖。这个事件一时引起热议。

    (1)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对该女子的行为作简要评析。

    材料二;2015年3月15日,新华社报道了“史上最牛零食一疯狂的辣条”。时隔四年,2019年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又曝光了一种叫“虾扯蛋”辣条,生产环境脏乱差,包装袋上印着虾和蛋的图片,但其实既没有“虾”也没有“蛋”,只有面粉和添加剂。近年来辣条行业发展迅速,产值逐年上升,且主要在中小学校周边销售,深受青少年儿童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疯狂追捧。有人说多次发生这样的事件是经营者道德的缺失,也有人说是国家有关部门监管的失职,也是社会法治不健全的体现!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让辣条不再“虾扯蛋”?(多角度)

  • 14、参与生活讨论

    “初中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争论,分别列举了如下事实:

    观点一:赞成初中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

    ◇小明给妈妈发了一个微信:放学后要参加义工活动,晚些回家,请放心。

    ◇大课间,小华通过“手机微课”,学会了因式分解的多种方法。

    ◇小强用手机向政府官方微博反映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观点二:反对初中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

    ◇今天的语文课上有4位同学的手机“课堂机叫”,不时地打断老师的讲课。

    ◇最近,小忠“机不离手”,经常在宿舍用手机浏览不健康网站,随意发表言论。

    ◇小芳在QQ聊天时,透露了个人真实信息,网友说要来学校找她。

    (问题探究)

    (1)选做题:你支持上述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支持观点 ,理由分别是:①

    (出谋划策)

    (2)两派争论激烈,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那么,如何兴利除弊破解这一难题呢?请你给学校和学生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5、初中生小慧成绩一直很优秀。可最近却沉迷于网络小说,上课不听讲,课后也不做作业,对老师的批评置之不理,成绩直线下降。为此,妈妈强制没收小慧的手机,并在同学面前批评了小慧。小慧觉得同学们在嘲笑她,父母老师不喜欢她,于是,爬上车站一幢20层高的楼顶准备轻生,导致车站周围众多人围观,周边交通阻塞,车站秩序混乱,后经警察耐心劝导才将她解救下来,事后受到了警察的批评教育。她认为:自杀是我个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批评我呢?

    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慧的言行。(7分)

     

  • 16、阅读案例结合漫画,回答问题。

    5月3日,成都发生一起打人事件,先是女司机飞速切换三条车道,别了男司机,男司机传说中的路怒症爆发,上去也别了一次女司机,女司机被后方男司机逼停后拖出车外暴打。

    4月26日晚9时许,亳州市区希夷大道上,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子拐弯时,险些撞上迎面而来的电动三轮车。三轮车上男子下车,朝女子头部猛踩几脚,将其打伤后扬长而去。次日下午,该女子被发现在自家自杀身亡。5月11日,马某某自首,已被刑拘。

     

    (1)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合漫画和案例说说路怒族有什么危害?

    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因素,如:社会压力、个人性格、交通拥堵、恶劣天气、堵车、车辆事故、见到其他司机不文明开车甚至野蛮驾驶行为等等。最近,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开展整治攻击性驾驶等路怒行为。

    (2)请你参与诊治”“路怒这一顽症,你有何良药处方。(不同角度答题

     

  • 17、法治中国进行时

    2017年6月22日,杭州市上城区林生斌家突发火灾,其妻和三个孩子不幸遇难,保姆莫焕晶在火灾中逃出。警方调查明确火灾为放火案,保姆莫焕晶有重大作案嫌疑。2018年2月,莫焕晶涉嫌放火、盗窃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一审宣判:莫焕晶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万元。

    阅读材料,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了什么治国方略?其总体要求和总目标各是什么?

    (2)如何实施这一治国方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