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
A. 西域都护
B. 宣政院
C. 北庭都护府
D. 伊犁将军
2、下列叙述错误是( )
A.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 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C.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D.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首位
3、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下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5、“唐朝前期,拥有土地产权的自耕农民在居民中占居大多教。唐朝的统治者看到了这一点,并且装在了心里。”下列措施最能证明“装在了心里”这一观点的是
A.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B. 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C.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6、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以下不能体现开明政策的是
A.在朝廷中,少数民族人士担任重要官职
B.文成公主入藏
C.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D.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7、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由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促进了隋朝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隋朝南方地区的大力开发
C.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D.连接四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8、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
A. 618年
B. 755年
C. 763年
D. 907年
9、判断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黛玉葬花—《西厢记》
C.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D.武松打虎—《水浒传》
10、“受命灭陈归一统,开凿运河南北通。进士录取创科举,今天依然影响中。如把百姓装心里,怎知不如唐太宗?”这首感怀历史的小诗,感慨的是古代哪一位帝王
A.唐太宗
B.汉武帝
C.隋炀帝
D.隋文帝
1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追溯历史,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宋太祖为防止宰相专权,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来削弱相权( )
A. 分化事权 B. 重文轻武 C. 尚武轻文 D. 改革科举
13、“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宋代( )
A. 南方农业繁荣 B. 北方手工业先进
C. 海外贸易兴盛 D. 交通运输业发达
14、唐朝诗坛气象万干,名家辈出。下列说法中,符合李白的是
A.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的名句
C.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D. 他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1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慈禧太后
1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属于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 )
A.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D.重视发展农业,开发江南
17、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 D.开放的社会风气
18、小明运用下面三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冶铁技术的提高
B.耕作技术的发展
C.农业技术的改进
D.制瓷技术的进步
19、条约首开北宋给予对方岁币之先河,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双方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该条约是
A.澶渊之盟 B.宋夏和约 C.绍兴和议 D.宋蒙盟约
20、对下图书籍所记述史实产生的影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制 B.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C.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D.导致黄巢起义
21、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2、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23、诗歌折射历史。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________统治时期时社会经济盛况。
(2)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族首领。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兵败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
24、战国初年,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唐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后梁等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吴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史称“_______”。
25、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子________(2)老子________(3)司马迁________(4)刘秀________
(5)张骞________(6)蔡伦________(7)贾思勰________(8)祖冲之________
(9)王羲之________(10)杜甫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26、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明成祖成立__________,监视并镇压官民,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7、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____________;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
28、巩固: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____,统一南北币制和___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9、代表清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30、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①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______”的美誉。
②______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______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____(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______》)和______(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______》)。
(3)绘画: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______》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______(代表作品《______》,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