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金和议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 B. 宋向金称臣
C. 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D. 南宋灭亡
2、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七国之乱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3、下列属于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是
①翻车 ②提花机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4、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制度完备,男女平等
C.民族交往不断发展
D.元朝的音乐水平很高
5、明清时期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A.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的叛乱行动
C.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6、白居易的《长恨歌》与其说是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回旋婉转的动人爱情悲剧,倒不如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历史悲歌。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陈桥兵变
D.朱温代唐称帝
7、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8、中国从隋唐到明清时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唐朝长安城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城里的坊内随处可见商业店铺,夜市如昼
B.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明朝时从越南引进了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
D. 清朝前期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机器生产工厂
9、小明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描写的是宋太祖?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0、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战场 名称 | 开始 时间 | 终止 时间 | 小计 |
欧洲战场 | 1939年9月1日 | 1945年5月8日 | 4年8个月零8天 |
太平洋战场 | 1941年12月8日 | 1945年9月2日 | 3年8个月零26天 |
中国战场 | 1931年9月18日 | 1945年9月2日 | 13年11个月零16天 |
苏联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9日 | 1945年9月2日 | 25天 |
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往往都有其阶段特征。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概括宋元时期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2、诗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出现于元朝末年,这反映了元朝
A. 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 文化事业发展
C. 中外交往频繁 D. 民族融合发展
13、下图为长城局部照片。关于明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为了防御北方突厥贵族袭扰而修建的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D.阻断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14、北宋建立的时间是
A.618年 B.760年 C.860年 D.960年
15、下面是明朝某建筑的示意图。关于该建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建筑是故宫
B.该城市的核心是紫禁城
C.由一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完整和谐
D.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6、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高级别视频会议于2020年6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7、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列诗词中,最能反映戚继光抗倭的决心的是
A.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18、我国北方在逢年过节时有吃饺子的习惯,饺子的谐音与古代某种货币有关。这种货币的名称及其产生的时代是
A.交子、北宋
B.银钱、北宋
C.交子、南宋
D.铜钱、南宋
19、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
A. 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 小农经济遭遇冲击
C. 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 D.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20、李自成直接在经济上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举措是
A.陕北起义震惊全国
B.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D.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1、西藏、新疆、台湾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上,都有中国政府管理他们的依据。元朝时,设立了________来对西藏进行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来负责管理台湾,这是历史上首次政府在台湾建立的管理机构。清朝时,设置________来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来管辖台湾。清朝还设置了________,管理新疆地区。
22、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____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_____。
23、下图是宋朝著名画家________的名作________反映的是宋朝________业的繁荣?
A、商业B、农业C、手工业
24、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的建立的全国性的____。元朝的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民族交融:
①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____。原先进人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
②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____。
25、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______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
26、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27、明长城:
目的:防御北方______族南扰,先后_____次修筑长城。起止点: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
结构:以______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______,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多用______砌成,十分坚固。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民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______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_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8、南宋______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__》。
29、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30、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33、 学习要专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是其中内涵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请从经济、文化方面各举一例证明诗人的观点。
材料二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2)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请举二例证明这一观点。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3)材料三中“中华”“ 夷狄”各指什么民族?“爱之如一”体现李世民的什么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