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大兴安岭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南北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

    A.余杭——涿郡 B.江都——涿郡

    C.余杭——蒙古 D.余杭——长安

  • 2、中印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体现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是

    A.鉴真东渡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

    D.班超出使西域

  • 3、《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 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 589 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 4、明朝时期,收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5、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市”是指

    A. 商业区

    B. 居民区

    C. 政府办公区

    D. 皇室住宅区

  • 6、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社会动荡

    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 7、为了加强东南海防,强化对台湾的治理,清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省,时间是(     

    A.1840年

    B.1875年

    C.1884年

    D.1885年

  • 8、元朝时期,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 9、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着唐三彩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 10、某节历史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着“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统治状况(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 11、唐朝时被称得上国际性大都会的城市是

    A.罗马

    B.巴格达

    C.长安

    D.科尔多瓦

  • 12、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火药在唐朝时发明,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C.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A.南宋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14、杨家将抗辽保宋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列关于宋辽关系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宋辽在澶州先战后议和

    B. 寇准劝说无效,宋真宗拒绝前往澶州抗辽前线

    C. 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D. 和议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期的和平

  • 15、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很多天然植被遭到破坏

    ③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

    A. 西域、大食、波斯

    B. 大食、波斯、新罗

    C. 西域、日本、大食

    D. 波斯、新罗、日本

  • 1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 1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出现许多著名农学家,其中有

    ①司马光

    ②贾思勰

    ③徐光启

    ④宋应星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 19、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 20、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

    A.开封 B.景德镇 C.苏州 D.泉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朝康熙帝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雍正帝时,为处理西北军务,朝廷临时设立__________

  • 22、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是________的诞生。

  • 23、元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________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 24、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朝统治者顺治帝进入_____

    (2)清军消灭残余势力,建立起_____

  • 25、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宋代杰出的女词人________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 26、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 27、配对填空

    A.徐光启B李时珍C施耐庵D吴承恩E.宋应星F.罗贯中G.汤显祖

    《西游记》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天工开物》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

    《农政全书》________《本草纲目》________《牡丹亭》________

  • 28、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 29、契丹族与党项族

    (1)____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或者辽),定都____,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建国后,发展____,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原属____的一支。____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____

  • 30、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代著名的诗人(至少3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析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看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秦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材料一、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由材料分析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何特点?

    (4)读材料三,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