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列图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唐朝开元通宝 ②日本和同开珎 ③契丹货币 ④西夏货币
(始铸于621年) (始铸于708年)
A.唐朝文化受到日本文化影响
B.少数民族政权受汉文化影响
C.契丹、西夏没有自己的文字
D.四枚货币中铸造最早的是③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
A.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B. 灭掉陈,使中国重归统一
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下图所示明朝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精美。它的主要产地在
A.哥窑 B.定窑 C.汝窑 D.景德镇
4、明长城的东西两端分别是
A. 鸭绿江、嘉峪关
B. 山海关、陇西
C. 鸭绿江、陇西
D. 辽东、嘉峪关
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的作者应该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颜真卿
6、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的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B.
C.
D.
7、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促使了唐朝的由盛而衰(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玄武门之变
8、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开放与交流使大唐文明更加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玄奘西行
②鉴真东渡
③设市舶司
④遣唐使来访。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兀术率1.5万多骑到郾城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A.宋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秦桧坚决抗金
D.南宋战斗力弱
10、在复习宋朝的历史时,某同学有着如下笔记。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1、如果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套用在历史现象中,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比作“螳螂”,那么这里“黄雀”应该指的是( )
A.明
B.清
C.元
D.后金
12、中国历史上文物繁多而且珍贵,被英国人盗骗并藏于大英图书馆、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A.《论衡》
B.《金刚经》
C.《千金方》
D.《内经》
13、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明清时期
A.封闭状态下潜藏的危机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镇压边疆地区骚乱 D.英勇抗击外来侵略
14、清朝后期,专门管理进出口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军机处
C.锦衣卫
D.广州十三行
15、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都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在北宋都城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勾栏
B.邸店
C.瓦子
D.茶馆
16、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可以查阅
A.《全唐诗》
B.《史记》
C.《汉书》
D.《大唐西域记》
17、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是( )
A.宣政院 B.锦衣卫 C.军机处 D.节度使
18、“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中属于该盟约影响的是
A.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9、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A. 《三国志通俗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20、“它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宫城里的宫殿坐落在中轴线中央的位置上,各府衙分列中轴线的两侧,象征性地表达了皇权对国家的控制。”材料中的“它”是(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北京城
21、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是因为签订了________。
22、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________年灭掉北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________史称南宋。
23、观察下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南宋都城:临安
B.岳飞大败金军主力地点:郾城
24、唐太宗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敢于进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5、读《明长城示意图》及ABC所示的内容,将ABC代码填在图中相应
的方框内。
A.嘉峪关
B.明都城
C. 鸭绿江
26、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_____。
27、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元朝设______管辖台湾及附属岛屿。
28、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29、北宋兴起的江西 _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0、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一切郡国大事都要经过________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的:抑制________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措施:
康熙帝 | 设立___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________。 | |
雍正帝 | 军机房 | 处理西北军务,后改名 |
________ |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________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票拟),经皇帝审阅同意(批红)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________。________名存实亡。 | |
乾隆帝 | 直接废除________ |
(4)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________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你能说出词中提及的四位帝王的称号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 《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写出,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娱乐生活丰富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材料三明清时期,随着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写出,山西或安徽地区的商帮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不断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代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