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1553年攫取这里居住权的殖民侵略国家是
A. 西班牙 B. 日本 C. 葡萄牙 D. 荷兰
2、清初,清王朝授予达赖喇嘛“五世达赖金印”,这反映了清朝( )
A. 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 B. 创立了驻藏大臣制度
C. 废除了西藏土司制度 D.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唐朝末年,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多”“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这反映了( )
A.唐玄宗任人唯亲,荒废朝政 B.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统治腐朽
C.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D.五代十国导致的混乱
4、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部名著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5、唐太宗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如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行政效率。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A.虚心纳谏
B.知人善任
C.革新政治
D.发展生产
6、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材料中提到的“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
7、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最早的考试制度”正式确立应归功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8、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掌握国家大权的文臣
B. 掌握兵权的武将
C. 起义军的首领
D. 受封的诸侯
9、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外贸易拓展
C.疆域面积扩大
D.北方经济繁荣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作报告时,用“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12个字概况了5年来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确立此制度的会议(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1、16世纪中期,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
A. 沙俄殖民者 B. 西班牙殖民者 C. 葡萄牙殖民者 D. 荷兰殖民者
12、下列历史人物中,是唐朝著名画家的是
A. 颜真卿
B. 柳公权
C. 欧阳询
D. 阎立本
13、一五计划从1951年就开始编制,前后共修改五次,考虑我国当时实际情况,将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下调到14%至15%,这既符合实际,又留有余地。这说明
A.“一五计划”主要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一五计划”照搬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
C.“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一五计划”是根据当时国情进行编制
14、南宋与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A.黄河至海河为界 B.划长江为界
C.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D.以长城为界
15、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
A.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 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少,经济有一定发展
D.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16、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造成天宝年间“世乱各东西”的历史事件是( )
A.诸侯争霸
B.楚汉之争
C.安史之乱
D.外戚、宦官专权
17、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
A. 设立管辖西域的北庭都护府
B. 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C.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8、景德镇作为享誉中外的千年瓷都,是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它烧制陶瓷的窑火一直燃烧着,也见证着这座千年瓷都的兴衰荣辱。它兴起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19、安史之乱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下列不是引起安史之乱的原因的是
A.皇帝荒废朝政
B.军队战斗力薄弱
C.节度使权力膨胀
D.农民负担过重
20、《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我们能从书中查阅到的史实,应在下列示意图的哪一时期( )
A.A
B.B
C.C
D.D
21、________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2、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北宋为摆脱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变法:
(2)明朝时一次世界远航史上的壮举:
(2)清朝时为多民族国家巩因和发展谱写光辉编章的一次回归:
24、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25、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南宋。
26、“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描述的是________朝时期的疆域,________朝时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27、填空题。
(1)1271年,____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____》。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时期,设置 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8、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________,火药武器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________时期。
30、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总结的科技巨著是________。
31、连线题
3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建立下列王朝的民族。
(1)辽:________。
(2)西夏:________。
(3)元朝: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J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两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们两个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宋朝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并指出当时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从唐宋的对外交往中你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