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杜甫——《望庐山瀑布》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马致远——《窦娥冤》 D.施耐庵——《西游记》
2、这部书的开篇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内容涉及诗歌、医学等各个方面,极具研究价值,无疑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4、她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是
A.莫言
B.杨利伟
C.屠呦呦
D.翟志刚
5、郑和原本姓马,初名三宝,云南人,曾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的船队最远到达的是
A.印度半岛
B.爪哇国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印度尼西亚
6、罗宗信在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所作的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里的“大元乐府”所指的文学形式是
A. 诗歌
B. 词
C. 元曲
D. 小说
7、《七子之歌》是闻一多的经典爱国组诗,其中《澳门》一诗更是被改编为歌曲传唱海外,表达澳门子民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心情。今年(2019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
A.10周年 B.15周年 C.20周年 D.25周年
8、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9、被后世称为“诗仙”的唐朝著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0、下图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发明了造纸术
C.发明了指南针 D.发明了火药
11、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举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举”是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征伐辽东
12、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3、观察表格,哪一项不是导致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A.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4、这是一部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这部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5、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黄巢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安史之乱 D. 靖难之役
16、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统治
B.压制文人
C.打击汉人
D.钳制思想
17、“其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材料描述的是
A.圆明园
B.紫禁城
C.长安城
D.颐和园
18、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首都侨居有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材料反映出( )
A.长安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
B.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C.日本是与唐朝交流最频繁的国家
D.唐朝侨居长安的外国客商非常多
19、注重时序性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朝建立 ②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③忽必烈继承汗位 ④南宋灭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20、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术 B.纸、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纸 D.活字印刷术、司南、纸、火药
21、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22、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________。
23、清朝颁布“禁海令”,不许片帆出海的皇帝是________。
24、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5、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________。
26、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设置________机构所产生的后果。
2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8、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9、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30、李白的称号是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唐朝皇帝重用贤能,请列举出唐太宗、唐玄宗时期被委以重任的名人各一位。
33、隋唐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隋唐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土族势力,就需要将选举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而其策略就是科举制。科举制度下,用人权从地方和世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权和皇帝手中。
——摘编自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共同签署)施行”。
材料三: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疆域图的局部
材料四:中国中央集权君主制延续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第一,秦统一后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则是中国经济文化的统一得以完成,并促进民族和谐和各地区交流,从而巩固和夸大了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第二,中国中央集权君主制下的政权,不但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还能依靠中央政府……,帮助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抵制天灾人祸。第三,中央集权君主制在创造壮阔厚重的历史文化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魏文池《传统中国中央集权君主制琐谈》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创立者和创立标志分别是什么?阅读材料一,从中归纳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目的(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初在地方上设置的新官职有什么职能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在地方上还设置了什么官职以加强中央对地方财赋的控制?
(3)请判断材料三是中国古代哪一朝的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的判断依据的是哪一史实?并例举这个朝代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隋唐以来的大型工程中,列举一例,以说明材料四中中央集权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作用。以上四则材料说明,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