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宿州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 2、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3、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5、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7、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8、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9、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有的同学认为科学家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而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多大的潜能可开发。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 11、在学校里,青少年的身份是学生,因此,学习是青少年在学校生活中的唯一任务。

    判断:(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中国经济的“大海”,是壮阔之海,无惧任何狂风骤雨,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奔涌不息;也是开放之海,真诚向世界敞开胸怀,始终与各国合作共赢。历史大势浩荡前行,中国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

    对此,有同学有不同观点,请你进行分析。

    男:和平发展是潮流,中国声音响全球。

    女:未来发展仍艰险,合作共赢有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人生不停学,成长不止步]

    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复学,“宅家学习”的日子已离我们渐行渐远,这段特殊而又难忘的经历为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请阅读李明同学的日记摘录,回答问题。

    日记一: 7点整,闹钟准时响起,打开电脑,知识在耳边流淌,笔记在纸上挥洒,疫情不仅没有让我的学习停滞,反而让它变成了一种主动的选择。学习时间长了,我或是放眼远眺,驻足休憩;或是弹琴唱歌,放松身心;或是拾起乒乓球拍,在汗水中释放青春活力,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协助老师发布上课签到的公告、在线上帮助同学答疑解惑是我学习之外的另一种收获,虽然我们不能见面,但集体的温暖一直都在。“宅”是我们战“疫”的选择,奉献也是!今天我们班组织了抗疫捐款,大家都踊跃参加。

    (1)结合日记一,谈谈“宅家学习”的经历让你有哪些感悟?

    日记二:学校将劳动课纳入我们居家学习的课程,做饭、擦地、洗碗、打扫……我每天都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劳动虽然繁琐辛苦,但从前那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我已经变身成了“劳动小达人”,我感受到了“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来之不易,也体会到了动手劳动的快乐。

    (2)阅读日记二,谈谈学校开设“居家劳动课”对青少年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 14、   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许多国际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其共同主题都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世界多样性、博弈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为基本依据,是化解世界矛盾和冲突、管控国家之间分歧的“定海神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2)青少年应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 15、选作题1:

    近日,四川传媒学院一名学生在保卫处认领了自己丟失的iphone手机,被收了10块钱“失物招领费”。学生在学校保卫处认领丢失物品,需缴纳5至20元不等的费用才能领走,这是四川传媒学院执行了多年的《关于给予捡拾物品者适当奖励的试行办法》、《捡拾物品奖励标准》中的规定。捡拾普通手机奖励金额为10元,苹果、三星牌等千元以上贵重手机奖励金额为20元,充电宝、U盘为5元。奖励费用由失主与学校共同承担。此事引起了网友关注和讨论。

    多数同学认为“失物认领费”可以收取,请你陈述理由。

    选作题2:

    上午11时许,原本安静、冷清的某小学门口渐渐热闹起来:几辆电动三轮车渐渐停靠,他们撺起太阳伞,打开煤气难,把各类塑料杯装的饮料,以及麻辣串、小九子等食品摆上摊位,准备各迎接放学的学生。他们是附近的流动摊贩,每天学生们放学的这半个小时,他们的生意最火爆。这一情景在中小学校园周边并不少见。校园周边乱摆乱卖的问題一直备受关注,却一直屡禁不绝。

    请就校园周边乱摆乱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 16、2017年11月2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名单,安庆市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全市530万人民的创城之梦,请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1)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图一中这群人的默默付出。他们的举动启示我们要努力培养  

    (2)结合图二说说我们该怎样做个文明市民?

  • 17、材料一  2017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大计。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坚持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本届大会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社会要通过不懈努力,治理雾霾,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报告提出的2017年目标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材料二)进行点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