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银川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文物可以有力的证明哪个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黑龙江流域

  • 2、这是中国明代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涉及种植、纺织、熬盐、制糖、制陶、冶铸、制造车船、造纸、采矿、兵器、酿酒等数十个行业领域,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 3、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 4、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军著名将领是

    A.陈化成 B.左宝贵 C.左宗棠 D.张之洞

  • 5、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6、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 7、对于两宋的研究与思考成为近来热门话题。以下不属于北宋、南宋的共同点的是

    A. 给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岁币

    B. 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C. 都与辽政权进行过战争

    D. 都与西夏、金并立过

  • 8、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人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主要说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

  • 9、唐太宗即位后,改变统治策略。他宣布:“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这种策略带来了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0、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开创了

    A. 西大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

    B. 东西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

    C. 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

    D.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

  • 11、他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参加过农民起义。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A.李世民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 12、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设置驻藏大臣,其职能是(  )

    A.代表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西藏事务

    B.代表中央政府,指导地方官管理西藏事务

    C.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代表中央政府,协助达赖、班禅管理西藏事务

  • 13、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制度有(  )

    ①行省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科举制       ④廷杖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 14、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变化。17世纪70年代人均耕地6.08亩,18世纪50年代人均耕地3.54亩,18世纪70年代人均耕地2.38亩,导致这一变化是因为

    A.国家遭受外来侵略 B.统治者腐败无能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水土流失严重

  • 15、电视剧《康熙大帝》着重描绘康熙一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再现那一时期康熙于各种矛盾与斗争漩涡中的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在该剧中能够看到的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平定准噶尔叛乱

    ③册封五世达赖       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16、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

    B.

    C.

    D.

  • 17、“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权和发令权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材料中所述现象在历史上的表现是(  

    A.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制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元朝强化中书省和六部的权力 D.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18、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中学纷纷开展了“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的活动,我们高歌祖国繁荣昌盛,因同属华夏儿女为荣。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

    A.炎帝、尧帝

    B.黄帝、尧帝

    C.黄帝、炎帝

    D.尧帝、舜帝

  • 19、为研究古代印度提供丰富而宝贵资料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徐霞客游记》

    D.《史记》

  • 20、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他重用的名臣有( )

    ①魏征②杜如晦③姚崇④宋璟⑤房玄龄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22、生活在我国_______地区的党项族,原属________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 23、统一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1)589年,隋朝灭掉_________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_________”。

    (3)农民起义军在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 25、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 26、我国古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著作。请完成下列表格(填写作者或代表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农政全书》

    《红楼梦》

    沈括

    《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7、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 28、西藏、新疆、台湾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上,都有中国政府管理他们的依据。元朝时,设立了________来对西藏进行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来负责管理台湾,这是历史上首次政府在台湾建立的管理机构。清朝时,设置________来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来管辖台湾。清朝还设置了________,管理新疆地区。

     

  • 29、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________。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 30、瓦子在宋代的城市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历史人物:

    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世界闻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历代王朝的兴衰得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创作“感天动地”的《窦娥冤》,成为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

    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宋代进士,登科即释褐(做官),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  

    ——钱穆《国史大纲》

    (1)材料一中的“宋太祖”指的是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移换屯驻”。

    (3)材料二、三体现宋代哪一个治国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