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时,掌管全国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六部
2、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枢密院。下表是这一最高军事机构文武官员的占比情况。该材料反映出宋朝
| 宋太祖 | 宋真宗 | 宋仁宗 | 宋神宗 | 宋哲宗 | 宋徽宗 |
武职出身 | 60% | 34% | 21% | 7% | — | 8% |
文职出身 | 40% | 66% | 79% | 93% | 100% | 92% |
A.等级森严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重文轻武
3、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 阎立本 B. 吴道子 C. 展子虔 D. 赵孟頫
4、907年,建立后梁政权的是( )
A. 朱温 B. 安禄山 C. 史思明 D. 黄巢
5、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隋唐时期的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6、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的是
A. 太白金仙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白山
7、路线人物 内容 结果唐→天竺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0多年,带回许多佛经唐→日本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外来文化的印象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市民生活丰富
C. 农业经济发展 D. 民族政权并立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0、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中国的哪一发明传到欧洲以后,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2、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议和,最终被少数民族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给以极高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拓创新的史学著作,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确属中国文化之瑰宝。由此观之,宋代
A. 文武兼备
B. 崇文弃武
C. 重武轻文
D. 重文轻武
13、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下列地区属于中国的有
①黑龙江流域
②乌苏里江流域
③尼布楚
④库页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下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指的是
A.李世民 B.李隆基 C.赵匡胤 D.朱元璋
15、《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领导的起义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巾起义 C.方腊起义 D.黄巢起义
16、宋太祖及其后继者为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顺应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实施的统一方针是
A.先北后南
B.先东后西
C.先南后北
D.先西后东
17、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政权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8、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A.李渊 黄巢
B.李世民 朱温
C.李渊 朱温
D.李世民 黄巢
19、有人认为,与汉朝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20、“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种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个朝代的后期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1、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①时间:____年,____称帝,建立____,定都____。
②唐太宗:626年,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
(2)贞观之治
①原因:吸取____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命____和____做宰相)。
②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_;制定法律,_________;增加_______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严格考查________。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_________,鼓励发展______。
③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___,经济____,国力____,文教____,历史上称之为“____”
22、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23、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的皇帝是________。
24、读《明长城示意图》及ABC所示的内容,将ABC代码填在图中相应
的方框内。
A.嘉峪关
B.明都城
C. 鸭绿江
25、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明朝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____________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
26、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__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又经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27、明朝科举考试的文体是________。
2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
(1)唐朝诗人_____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2)南宋词人_____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的地位。
(3)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悲剧代表作是_____。
(4)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写的《红楼梦》。
29、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写出三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指的是哪三次反侵略斗争?
(2)在抗击沙俄的反侵略斗争中的清朝皇帝是谁?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3)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