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 唐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宋朝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3、隋朝完成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10年 D. 618年
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关于 “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集中在开封的大相国寺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壮大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5、历史兴趣小组要排演《安史之乱》的短剧,你认为剧目中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①安禄山
②隋炀帝
③唐高祖
④唐玄宗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6、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寇准——宋夏和约
B.文天祥——抗击元军
C.岳飞——郾城大败辽军
D.朱温—一建立北宋
7、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为了抵抗外敌侵扰
②都是闻名于世的伟大工程
③起止点不同
④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列诗词中,最能反映戚继光抗倭的决心的是
A.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9、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渤海国首领被封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册封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的统治者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10、穿越时空隧道,你回到了明朝参加科举考试。下列做法不符合当时规定的是:
A. 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B.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题
C. 用八股文的文体答卷
D. 文章中自由发挥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1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发生严重灾荒
③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农民负担过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五四运动是中国
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开始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的开始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13、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王实甫
C.马致远
D.关汉卿
1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一统
1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与友好交流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岳飞抗金
16、塑造康雍乾盛世的大清帝国,后来饱经外国侵略,造就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官僚体制整体结构上极其腐败 B.八旗兵军风军纪十分败坏,军备松弛
C.穷兵黩武大肆侵略劳民伤财 D.官僚机构臃肿花费无度造成财政危机
17、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D.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18、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下列事件体现其指挥艺术的是( )
A.建立辽政权 B.灭掉金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D.灭掉南宋
19、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0、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统一中国
D.营建大都
21、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南宋的抗金英雄是——
23、1616年,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
24、下图是张择端的《 ______________ 》。
25、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6、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27、 根据历史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明活字印刷术__________________
(3)主持编写《资治通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有《梦溪笔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金灭辽:1125年,辽被_____灭亡。
29、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___;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置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3)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宋朝把____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大大加强。
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
30、唐朝时,闻名中外的陶器(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时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3、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不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四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陆上则有恰克图与外国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和哪个国家之间的交往?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宋朝“增设的机关”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的海外贸易对宋朝财政收入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受沿途国家欢迎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并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