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临汾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它的建立者是

    A. 颉利可汗

    B. 耶律阿保机

    C. 皮罗阁

    D. 铁木真

  •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A. B.瓦子 C.勾栏 D.草市

  • 3、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 岳飞抗金

    B. 文天祥抗元

    C. 戚继光抗倭

    D. 郑和下西洋

  • 4、《东京梦华录》记载,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50余炉的饼铺、二三层楼的酒家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这说明宋代商业发展:(     

    A.改变了重农传统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不再受时间限制

    D.打破了市坊界限

  • 5、图中是唐朝的一种耕作农具,它的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巧,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它是

     

    A.筒车

    B.曲辕犁

    C.翻车

    D.骨耜

  • 6、清政府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这表明(     

    A.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B.驻藏大臣确定大活佛的转世

    C.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选定

    D.“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 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 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

    D.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 8、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9、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 大闹天宫——《西游记》 B.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 武松打虎——《水浒传》 D. 黛玉葬花——《西厢记》

  • 10、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被后人誉为“诗圣”的人是

    A.李白 B.王维 C.白居易 D.杜甫

  • 11、他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收复了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后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陆秀夫 D. 辛弃疾

  • 12、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     )

    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道德经》

  • 13、“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这句话描述的起义是(  )

    A.绿林赤眉起义

    B.黄巢起义

    C.黄巾起义

    D.大泽乡起义

  • 14、江淮地区,在唐代以前粮食基本不外调;从唐前期开始,政府通过漕运陆续从该地区调出大量粮食,甚至朝廷的粮食完全依赖江淮供给。这一状况表明唐代江淮地区(   )

    A.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B. 曲辕犁获得推广

    C. 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D. 地方管理较严格

  • 15、他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他是

    A. 苏轼   B. 司马光   C. 李白   D. 辛弃疾

  • 16、下列诗句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17、今天看宋朝历史,会觉得令人费解:北宋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北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这反映出北宋统治者( )

    A.崇尚武力 B.重文轻武 C.注重改革 D.强化思想控制

  • 18、阅读下表,导致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制度是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统计表

    朝代

    北宋

    比例

    17.2%

    24.5%

    46.1%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 19、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术 B.纸、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纸 D.活字印刷术、司南、纸、火药

  • 20、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新法不得人心

    B.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C.新法没有得到宋神宗的支持

    D.新法使行政效率更加低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统一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1)589年,隋朝灭掉_________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_________”。

    (3)农民起义军在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 2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________;唐朝时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________;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个行政区是在________,当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________

  • 23、清朝康熙帝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雍正帝时,为处理西北军务,朝廷临时设立__________

  • 24、公元1616年,_____(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金。公元1635年,_____(人物)改族名为满洲。

  • 25、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朝统治者顺治帝进入_____

    (2)清军消灭残余势力,建立起_____

  • 26、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 27、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

  • 28、中国古代文学在唐朝和宋朝的表现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29、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30、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北宋建立——

    (2)南宋灭亡——

    (3)蒙古政权建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学以致用,主题探究。

    2020年疫情期间,某校七年级的师生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线上形式开展了主题为“鉴古知今话中日”的探究活动。

    (古语释义)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2020年2月日本汉语教学考试机构HSK事务局向中国湖北捐赠口罩等物资包装上题写的古诗。意思是:“虽然我们山川大地属于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同在一片天空下。”

    (寻踪觅迹)

    通过搜集网络资料,同学们找到了该诗句的出处。在《唐大和上(同“尚”)东征传》里记载:唐玄宗时,日本的长屋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送给大唐高僧们,袈裟上绣了四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大和尚当时也收到了这份厚礼,很受触动,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谱写了中日关系中最辉煌的的一页。

    (1)文中的“大和尚”指的是谁?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史海泛舟)

    老师通过查阅《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参考书》,给大家提供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日本总共向唐朝派出使团19次,实际上到达唐朝的有15次,其余4次,要么受命未行,要么到达了朝鲜半岛。遣唐使的官员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其余成员有水手、工匠、留学生、留学僧等,人数为100人左右到800人不等。

    材料二  8世纪以前,日人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海空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

    (2)材料一反映出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有什么特点?据所学知识回答,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3)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材料二说明的是对日本哪个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请你从生活习俗方面再举一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礼尚往来)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日本疫情加重后,中国同样给予了大力援助。在给日本的援助物资上写着很多蕴含中国人民美好祝愿的寄语,“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是其中之一。

    (4)请你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一条体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和博大胸怀的祝福寄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