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滁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隋文帝杨坚 B.唐玄宗李隆基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 2、宋辽、宋夏议和的共同点是( )

    A. 辽夏向宋称臣 B. 北宋割地求和 C.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 宋给“岁币”

  • 3、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西夏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西夏的争战

  • 4、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相符的是

    A.发明了铁制农具

    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

  • 5、在宋代,下列地位比较高那一部分人是

    A.文官

    B.武官

    C.商人

    D.农民

  • 6、隋朝时实行的科举制度,正确的叙述应是

    ①加强了地方豪门大族的势力

    ②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③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

    ④科举制度的实行比起魏晋以来的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设置台湾府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设立宣政院

  • 8、阎立本最擅长的是(   )

    A. 山水画   B. 花鸟画   C. 人物画   D. 动物画

  • 9、唐太宗曾说:“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为此,他十分注重( )

    A.爱民如子 B.虚心纳谏

    C.科举选才 D.改善民生

  • 10、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实行人民公社化

    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1、在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中,有位皇帝御驾亲征,他就是()

    A.乾隆帝

    B.康熙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 12、《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明太祖立下这条“祖制”的目的是

    A.抑制宦官专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控制思想 D.加强君权

  • 13、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源于西周实行的(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

  • 14、“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惧。献号天可汗,……”唐太宗被称为 “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经济繁荣

    B.北方各族势力弱小,无力与唐抗衡

    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唐太宗民族政策开明,赢得了拥戴

  • 15、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6、“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经济繁荣。”文中的“他”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 17、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铁木真

  • 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说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如果把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这里的“黄雀”应该指的是

    A.辽

    B.金

    C.元

    D.清

  • 19、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 蒙古族 回族 B. 朝鲜族 回族 C. 土家族 藏族 D. 蒙古族 满族

  • 2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些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写作这些诗的诗人被誉为

    A.诗仙 B.诗魔 C.诗圣 D.诗鬼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 22、成效:促进了____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 2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______

  • 24、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B.   C.

  • 25、《红楼梦》这部_________、艺术性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 26、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_______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 27、唐太宗在位时期非常重视选拔良吏治理国家,被他比喻为的人左膀右臂是__________

  • 28、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①背景:__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②目的:学习中国的______

    ③影响:把唐朝先进的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______、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①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②贡献:在日本传授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 29、________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 30、唐太宗时__________西行天竺取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举出明朝三部科技名著名称和作者。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耀眼的辉煌后,终于收尽了最后一抹余晖,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与回味。请结合材料,加以探究。

    (民族关系)

    材料一 

    明长城 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

    (1)两处建筑见证了明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可取?说明你的理由。

    (思想文化)

    材料二  明代八股文……注重的还是如何把封建制度发扬光大……其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更是不容低估。

    材料三  盛世康乾,文祸频生,蔽日窒天……心寒!学术凋颜,致万马齐喑二百年。叹文人雅士,只穷考据;儒生学者,不法先贤。觇景空谈,闻风畏避,济世英才一夜残。当知也,若精神禁锢,国祚难延。

    (2)围绕“明清思想文化专制”主题,归纳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的共同点有哪些?

    (政治制度)

    材料四  仔细想来,两千年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加强皇权专制为宗旨,结果就是使专制越来越深刻……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3)总结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

    (科技文化)

    材料五  明清时期文化发展总的特点是:承古萌新,文学艺术繁荣,科技由发展转为停滞。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开始进入新阶段。

    (4)哪一新的剧种的出现能证明明清时期“艺术繁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