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隋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杨勇 B.杨广 C.杨坚 D.李世民
2、下列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代的海路可达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B.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C.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交通的畅通促进了中外交流
3、结合所学.你判断下表内容最符合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 | 历史事件 |
1 |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2 |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 |
3 |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
A.清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B.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C.清朝对新疆的治理 D.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4、唐朝时被北方各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玄宗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5、“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6、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可以阅读到《资治通鉴》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李白吟诗《蜀道难》
7、如表中的“机构”名称是
机构 | 皇帝 | 特点 |
? | 雍正 | 简:陈设简单,人员精干,有官吏;速:办事效率高;密:严格的保密制度。 |
A. 东厂
B. 军机处
C. 锦衣卫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8、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叙述从黄帝到五代历史
C.是司马迁主编的 D.是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
9、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 黄巢起义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陈胜吴广起义
10、史学家吕思勉曾写道:“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 隋朝短命而亡 B. 唐诗繁盛辉煌
C. 市民文化兴起 D. 科学技术发展
11、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我国的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国家始终处于分裂混战的状态。结束这种状态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东晋的统一
C.隋的统一
D.唐朝的建立
12、“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出自唐代袁皓的《及第后作》,这首诗歌与中国古代某一重要制度密切相关,以下关于这首诗歌及相关制度的解读有误的是( )
A.与诗中“金榜高悬”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
B.诗中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隋朝
C.“姓字真”指的是该制度始终通过家族门第选拔人才
D.该制度的实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13、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材料表明宋朝
A.文人治国 B.强干弱枝 C.守内虚外 D.积贫积弱
14、宋太祖接受了宰相赵普的建议,将剥夺藩镇的财权当作制衡藩镇的一种有效手段。北宋时,负责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的是( )
A.知州
B.通判
C.节度使
D.转运使
15、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16、《窦娥冤》的作者是?( )
A.白朴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马致远
17、宋太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 )
①禁军掌握发兵之权 ②设置副宰相 ③知州三年一换 ④地方设置转运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商业贸易的繁荣
B.手工业的兴盛
C.农业的发展
D.文化的昌盛
19、改革创新科举制度,设立殿试制度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关于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人们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B.北宋初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C.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D.指南针由意大利商人传到欧洲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明清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雍正帝时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机构—一
(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机构——
(3)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
(4)清朝时期,在广州设立的负责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3、公元960年,______ (人名)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24、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代科举考试题目来自于“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
(2)形式: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_____。
(3)影响:_____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_____,严重禁锢了人们的_____。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_____。
2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___;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____________。
26、起兵抗辽,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的首领是________。
27、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
(1)唐朝时,___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贞观初年,_________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3)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唐朝实行______的对外政策。
28、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2)表现:“苏湖熟,天下足”;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9、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________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________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________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__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____镇;湖北的________镇在明朝中期逐渐发展起来;在北京、江宁、________、________、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________,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________、徽商等。____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________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________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____”,便于货币流通。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________、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30、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31、连线题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33、制度改革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如图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 宋朝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材料二中所述宋朝的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3)材料三所指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 háng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材料五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5)清朝雍正皇帝统治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以强化君主专制的?
(6)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些制度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