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中有详细介绍。这部著作是( )
A. 《天工开物》 B. 《农政全书》 C. 《齐民要术》 D. 《本草纲目》
2、下图电影讲述了乾隆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该电影的主人公是
A. 五世达赖喇嘛
B. 渥巴锡
C. 班禅额尔德尼
D. 噶尔丹
3、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明朝统治者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大兴“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唐诗——“三吏”“三别”——白居易
B.宋词——《如梦令·寻寻觅觅》——苏轼
C.明清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徐霞客
D.元曲——《窦娥冤》——关汉卿
5、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驿兵变 B.唐末农民起义
C.武将专权的积弊 D.五代十国的对峙
6、下面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A.
B.
C.
D.
7、宋太祖时期采取了以下措施。这些措施从根本上( )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税收由中央掌控。 |
A.削弱了地方财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推动了经济繁荣
8、“安史之乱”之后,安史旧将和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A. “贞观之治”局面
B. “开元盛世”局面
C. “天宝危机”局面
D. “藩镇割据”局面
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 ②蒙古军灭西夏 ③蒙古军灭金 ④忽必烈建立元朝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 )
A. 青花瓷 B. 白瓷 C. 唐三彩 D. 冰裂纹瓷器
1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掠夺财富 B.发展对外贸易
C.扩大影响,加强同各国的联系 D.开拓殖民地
12、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 皇帝必须任用贤臣 B. 必须善于纳谏
C. 必须轻徭薄赋 D. 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13、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吴道子
14、古籍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战国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15、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唐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班超经营西域
D.昭君出塞
16、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应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7、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做“砲”,而到了宋代出现了“砲”和“炮”两字并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宋代时
A.我国发明了火药
B.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C.欧洲火器传入中国
D.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8、在某节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时,使用到如下图片,中间的方块代表着明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向右的a代表着思想前进的推动力,向左的b代表着思想进步的阻力,其中b最有可能是
A.海外贸易的衰落
B.八股取士
C.社会矛盾加剧
D.大兴文字狱
19、总结了我国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的药物学著作是李时珍的( )
A.《千金方》 B.《本草纲目》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20、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过元旦、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足球) D.跟随郑和船队下西洋
21、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____________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__________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2、顺治时期,颁布“_____”,严格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舟、渔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3、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5、李白的称号是
26、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27、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___;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
28、北宋时泥活字的发明者是 。
29、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________。
(2)过程: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强迫________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不准商船、渔舟出海
②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________、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③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设立“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影响:积极影响: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当时的西方国家先后进行________革命和________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________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0、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列举封建社会建都于长安的主要朝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3、 材料一: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上任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据材料,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