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齐齐哈尔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表中隋以后“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增长的制度性因素是

     

    朝代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15%

    4%

    17.2%

    24.5%

    46.1%

     

     

    A.科举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 2、孙悟空是下列哪位作家塑造的形象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 3、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 造纸术

    B. 黄道婆发明的棉纺织技术

    C. 活字印刷术

    D. 火药

  • 4、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郑和下西洋

    C. 镇南关大捷

    D. 戚继光抗击倭寇

  • 5、《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材料反映了唐朝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和睦的民族交往

    C.频繁的对外交流

    D.繁荣的社会经济

  •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古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经济中心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政权分立和民族大交融

  • 7、两宋时期,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的是( )

    ①广州  ②杭州  ③苏州  ④湖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 8、这部小说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是

    A.《窦娥冤》 B.《聊斋志异》

    C.《红楼梦》 D.《牡丹亭》

  •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诗仙

    B.诗佛

    C.诗圣

    D.诗史

  • 10、2020年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对于“清肺排毒汤”的使用率是100%。对于控制疫情的蔓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下列关于中医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11、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禹

    B.黄帝和炎帝

    C.尧

    D.舜

  • 1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武则天 B.吕后 C.杨玉环 D.慈禧

  • 13、阅读如图,导致这一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C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14、有人曾评论:单论其功绩,二者不相差。单论其才能,炀帝甚于文帝,是圣君的潜力股。但是两帝“用心”不一。文帝虽然苛政,但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益,也在事实上避免了战乱的威胁。而炀帝虽然功绩斐然,但急于建“不世之功”,为了一己名义,滥用皇权,不顾百姓权益,终引发大乱。与材料描写不相符的是(   

    A.隋炀帝才能卓越并且功绩斐然

    B.隋文帝功绩巨大但实行过苛政

    C.隋炀帝不顾百姓权益引发大乱

    D.隋文帝急于求成导致隋朝灭亡

  • 15、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南北商船云集洛阳   B. 外商云集于长安

    C. 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 文成公主入吐蕃

  • 1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南方出现的十个政权

    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D.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 17、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游夜市、喝冷饮 B.逛庙会、买药材

    C.吃甘薯、听京剧 D.挂年画、贴“桃符”

  • 18、康熙年间,翰林编修戴名世因整理的《南山集》涉及南明诸王之事,惊动康熙,被凌迟处死,平素与之有过交往的32名尚书、侍郎被降职,共牵连300多人。这件事说明了清代(   )

    A. 思想专制登峰造极 B. 皇帝喜爱独断朝政

    C. 古籍文献得到保护 D. 官场贪腐之风蔓延

  • 19、《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③“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③

  • 20、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图1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B.图2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城市

    C.图3是明朝为了防御西北维吾尔族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

    D.图4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设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

  • 2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为周。她是____________。

    (2)南宋大臣____________坚持抗元,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他是____________。

    (4)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____。

    (5)宋代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是____________。

    (6)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一代天骄”是____________。

  • 23、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________

  • 24、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是因为签订了________

  • 25、玄奘西行

    (1)时期:______年间,玄奘西行______取经。

    (2)贡献: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教最高学府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______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6、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______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 27、元末明初,描写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 2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了浪漫情怀,他因此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 29、__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_________业兴起。

  • 30、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的明长城。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____。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_____,现在称为_____,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宋元时期的商业城市(至少3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了一份历史手抄报。

    【栏目一】杰出的工程建筑

    (1)栏目一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哪三项建筑工程?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2)栏目二图片分别代表了古代几大发明,请任选一项发明说出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栏目三】多彩的文学艺术

    (3)据栏目三中人物的代表作品,说出他们分别代表我国古代的哪些优秀文化遗产?

    (4)综上所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