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
A. 明朝
B. 北宋
C. 元朝
D. 南宋
2、下图是明代的青花扁壶,青花色彩艳丽,纹饰秀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该青花瓷器可能出自制瓷中心
A.汝窑
B.钩窑
C.景德镇
D.邢窑
3、宋太宗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果是
A.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
B.结束了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C.统一了全国
D.夺回了幽云十六州
4、唐朝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人物,属唐朝时期书法家的有(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之 ④欧阳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果丰硕,下列属于唐朝医学成就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千金方》
C.研制“麻沸散” D.《本草纲目》
6、史书需要真实客观的记录历史事件,以方便后人查阅。下列哪项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能同时查到
A.陈胜吴广起义 B.三国鼎立 C.澶渊之盟 D.八股取士
7、“自封建变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朝疆域辽阔,为实现有效统治,元朝主要实行了
A.行省制 B.官僚制度 C.郡县制 D.分封制
8、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9、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
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山 ②宅巷和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日
③越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欧阳询的书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0、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阿保机
B.铁木真
C.阿骨打
D.忽必烈
11、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促进经济交流 B.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 沟通五大河流 D. 便利南北交通
12、表中隋以后“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增长的制度性因素是
朝代 | 西晋 | 东晋 | 隋朝 | 唐朝 | 北宋 |
比例 | 15% | 4% | 17.2% | 24.5% | 46.1% |
A.科举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瓦子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4、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1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
A.《史记》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16、“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这是一首明末流行的歌谣,当时“闯王”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均田免赋 B.均贫富 C.奖励耕织 D.高筑墙,广积粮
17、曾经参加过北方的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 )
A. 辛弃疾 B. 李清照 C. 苏轼 D. 柳永
18、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灾害严重 B. 统治者的暴政
C. 外戚宦官专权 D. 农民起义的爆发
19、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不包括( )
A. 建立三省六部制
B. 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C. 设立五军都督府
D. 取消中书省,权分六部
20、《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市民生活丰富
C. 农业经济发展 D. 民族政权并立
21、1966年,中国组建的战略导弹部队是________。
2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23、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____________;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
24、1125年,辽被_______所灭,之后金发动了对_____的战争。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李时珍的代表作——
(4)吴承恩的代表作——
26、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7、________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年,元灭南宋残部,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8、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时间是_____年,建立者是宋太祖_____,都城是_____(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①措施:
在军事方面,解除_____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_____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_____分权。
在财政方面,设置_____,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②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29、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明代科举考试题目来自于“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为标准。
(2)形式:明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_____。
(3)影响:_____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_____,严重禁锢了人们的_____。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_____。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列举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