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前期我国东南部的疆域范围是
A.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B.太平洋、台湾
C.南海诸岛和钓鱼岛 D.钓鱼岛、黄岩岛、南沙群岛
2、元昊兴兵反映的是哪两个政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辽与唐朝
3、若想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的全文,需要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诗作( )
A. 岳飞 B. 秦桧
C. 陆秀夫 D. 文天祥
4、“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我国著名章回体小说( )
A.《水浒传》 B.《三国志》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5、古装剧《琅琊榜》中有机构称“悬镜司”,号称“只遵圣命、查鉴妖孽、不介朝政、不涉党争”,其实是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只对皇帝负责的特务机构。由此推知,“悬镜司”与下列哪个机构相似
A.军机处
B.锦衣卫
C.枢密院
D.门下省
6、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被用来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7、元军南下的时候,组织军队抗元,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是( )
A.寇准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8、在中国古代史上,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有
A.北魏、东魏
B.辽、西夏
C.后金、元
D.金、后金
9、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人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A.
B.
C.
D.
10、文字狱达到顶峰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1、北京西城是京剧的发源地,一些胡同流传着很多梨园故事,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艺术大师就曾经生活在这些胡同中。“京剧”形成于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两宋时期,纸币出现并日渐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铸币金属短缺
B.印刷技术提高
C.造纸技术提高
D.商业活动频繁
13、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下列选项与明朝无关的是
A.朱元璋 B.强化皇权 C.八股取士 D.军机处
14、“沙皇俄国扰我黑龙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17世纪中期,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进行了雅克萨之战。经平等协商,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雅克萨条约》
D.《北京条约》
15、“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清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蒙古族
B. 党项族
C. 契丹族
D. 女真族
1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县衙
B.广州十三行
C.市舶司
D.海关
18、《唐摭(zhí)言》中记载,(唐太宗)见新进士鱼贯而出,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喻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反映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取士制
1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 出处 |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 |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 《军机大臣年表》 |
A. 因战事而强化
B. 设于雍正十年
C. 设于雍正年间
D. 强化君主专制
20、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21、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从而促进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友好往来。清朝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的对外政策。
2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23、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由于地方势力的加大,形成唐末_____的局面。
24、南宋的抗金英雄是——
25、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__;清朝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6、西汉司马迁主编的《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7、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28、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9、公元1616年,_____(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金。公元1635年,_____(人物)改族名为满洲。
30、李白被誉为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
31、配伍连线题
32、宋代著名的三大词人。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弛,涉彼狂澜……”
材料二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的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概括此历史事件能够完成的根本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