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宁电视台拟拍一部有关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下列可以入选的题材是( )
A. 玄奘西游 B. 班超出使西域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2、黄巢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B. 采取流动作战方针
C. 建立农民政权
D. 瓦解了唐朝政权
3、“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禁军的指挥者是( )
A.宰相 B.皇帝 C.太尉 D.御史大夫
4、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哪些人物的作品可以推荐参展
①颜真卿
②王羲之
③吴道子
④阎立本
⑤欧阳询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5、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
A. B.
C. D.
6、我们所在的福建省,在元朝时应该属于
A.中书省辖地 B.江浙行省 C.宣政院辖地 D.辽阳行省
7、“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该诗中提及的“此河”的中心是
A.涿郡
B.余杭
C.江都
D.洛阳
8、唐末农民战争的时间为
A. 755年~763年
B. 755年~875年
C. 875年~884年
D. 875年~907年
9、清朝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后说: “加 ‘浊’自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官僚机构臃肿,民众生活困苦
C.八旗子弟好逸恶劳,生活颓废
D.罗织“文字狱”,思想控制
10、18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 “The laziest(最懒惰的) government (政府)is the best government”,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1、如图所示是唐朝人民创制的新式生产工具,有诗句描述它“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该工具的主要功能是
A.播种
B.施肥
C.耕地
D.灌溉
12、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杨国忠 D. 黄巢
13、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废除丞相制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14、“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
B | 明朝修筑的紫禁城(故宫) |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C | 明代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 |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D |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 直接导致中国社会全面落伍于世界 |
A.A
B.B
C.C
D.D
16、转轮排字盘的发明,提高了活字印刷的排字效率,是排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他的发明者是( )
A. 毕昇
B. 王祯
C. 沈括
D. 朱彧
17、如果给下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远嫁吐蕃,和亲交流
18、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 )
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道德经》
19、为了加强东南海防,强化对台湾的治理,清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省,时间是( )
A.1840年
B.1875年
C.1884年
D.1885年
20、下图是1894年西方人绘制的东亚形势漫画。桥上的人是RUSSIE,水中鱼为COREE。若给此图命名,较为贴切的应该是( )
A.《中日争夺朝鲜图》 B.《列强瓜分中国图》
C.《八国联军侵华图》 D.《俄国居中调停图》
21、唐太宗实行 ____________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护。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景。
2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3、唐与吐蕃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_。
(2)唐蕃和亲
史实 |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嫁给他。 |
意义 |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4、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5、《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____________ 。徐光启所著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树艺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该书是 ____________ 。
26、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的《红楼梦》。
27、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________,它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28、《红楼梦》
(1)作者:清代作家____创作,高鹗续写。
(2)《红楼梦》,又名《____》。
(3)主要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____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4)社会意义: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特点与地位: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小说____强、____高。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9、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30、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1)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李时珍的著作——
(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6世纪开始,中国文明大规模地传入日本,由大陆渡海而来的学生、教师、匠人和僧侣,不仅随身带来了新的宗教,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它先是主动与海外各国沟通,后来又走向保守,命令沿海人民不得下海,也不得与来华的番船交通。出海的舰船被搁置废烂,连航海图都被焚毁。在最后一次航行的一百多年后,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扰,澳门落入葡萄牙手中。
——摘编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1816年英国派阿美士德为特使来华,根本目的是想打开中国市场,建立外交关系。由于双方因为是否跪拜而争论不休。由于阿美士德拒绝跪拜,嘉庆帝給英国国王颁发“敕谕”一封,拒绝了通商要求。嘉庆帝给英国国王的“教谕”中满是“天朝”“万国共主”“输诚募化”“恭顺之心”“倾心孝顺”“来朝”“向化”等词句。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历史的“转型”。举一例明朝时期与海外主动沟通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谁领导的抗倭斗争基本解决了“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扰”这一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嘉庆帝的国家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外关系的政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