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D.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华为独占鳌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深秋,光雾山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奇观,真是赏心悦目。
B.距离我上一次来巴中,已经17年了,真是时过境迁啊,很多地方都已经大变样了。
C.白衣镇是巴中市著名的风景区,我曾经去过那里,但由于当时时间匆忙,只好过犹不及。
D.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保持目标不变,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从场馆、裁判、周边商品、赞助商到“最萌使者”大熊猫,“中国元素”如满天繁星,在这届世界杯大放异彩。
B.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科学家白手起家。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建成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C.2022年新冠疫情呈现多点爆发态势。各地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病患守望相助,共享天伦之乐,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D.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一边公然制造“一中一台”假象,一边声称维护中国的统一,不过是玩了一出自欺欺人的把戏。
4、下而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地球纬度带上,山、水、洲、城的巧妙组合,赋予长沙独特的城市魅力。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橘子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大自然巧夺天工,造就了风景秀美的长沙古城。山,穿越远古湘楚文化的历史烟云,越三千年仍不改其厚重;水,承载万千仁人志士的洗礼,虽千回百折却愈显神韵。山水相依相伴,湖湘绵延不绝,“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湘人的精神名片。
A.赋予
B.巧夺天工
C.洗礼
D.绵延不绝
5、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二)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①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③者,而后乃今将图南④。
注释:①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②培风:乘风。③夭瘀:阻拦、阻塞。④图南:这里指向南飞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请谈谈“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4】两个文段同出于《庄子·逍遥游》中的第一篇。在第二个文段中,庄子特意又讲“水的深度”与“风的厚度”。结合两个文段推测一下,庄子心中的理想境界是怎样的?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进行简要赏析。
7、综合性学习。
(1)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写。(要求:用“读书,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
(2)为了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仿照莎士比亚的这段话写一段话。
8、古诗文默写
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④当窗理云鬓, 。(汉乐府 《木兰诗》)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⑦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赤壁》)
⑧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⑨蒹葭萋萋, 。( 《诗经 蒹葭》)
⑩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 路 难其一》)
⑾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 是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⑿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鱼我所欲也》)
⒀季节的变换,带来的是不同的景象,寄寓的是作者不同的心情,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 ”写花草的鲜嫩尤为动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 “ ”写出了夏天的幽美;而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面对萧瑟秋景,却发出了“ ”悲鸣。
9、(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村的魅力
①深秋,天蓝得透明,阳光干干净净。江水澄澈似练,沿岸翠峰如簇。田野的气息,像滤过一样清新。乡村掀开了最美的襟怀。
②仿佛跟随着一千多年前的田园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远远的村落朦朦胧胧,依依的炊烟飘飘渺渺。深巷里狗在叫,桑树顶鸡在啼。被田亩环绕的草房,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门庭里没有了权势的烦扰,空房中有的是闲散的时间。生来就只爱山川田园,从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却长久地困于樊笼,遇到过多少蝇营狗苟,目睹过多少作威作福,多少次违心地服从差遣,多少次强作笑颜送往迎来,仕途的忧患,官场的沉浮,行役途中的风霜雨露,而今都归于澹然。一朝归田,如释重负。饱经世态炎凉的长者,将他对往事的无限感慨融入平易的言语,怨与恨已经杳然,写诗明白如话,“田家语”般的诗句,情至深而语至浅。在一个汲汲于“招权纳货”、争名逐利的时代,独不苟合流俗,洁身自好。③然而我们脚下,是南中国滚烫的经济热土,充满了现代的奇迹和神话。这里开发区的智能化,让千百人的企业悄无声息;这里的机械臂狮舞,高难度的仿真挑战舞狮人的极限;这里的现代通讯设施,可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这里的货轮可直达世界各地,多条高速与高铁穿境而过,机场就在境内;即使是唱地方戏的女孩,也穿着时尚的衣裙。
④只是时光,似乎遗忘了乡村。
⑤悠悠古村落。时间打磨的家族,如同来自远古的河流,流水绵绵不止。石头斑驳的古村,家谱上的文字,浸满中原的风雨。没有繁华的竞逐,只有浑黄的泥墙和深灰的盖瓦,爬满了茂盛的藤蔓,诉说着重重叠叠的往事。
⑥明朝乡道的卵石,早已被琢磨如玉,殷勤地上下盘桓,在幽深的巷陌时隐时现,像一位矜持而忧郁的主人,数点着曾经的辉煌。
⑦古厝的石阶上留着喜庆炮仗的碎屑,门楣上的“双喜”泛着笑意。而门前盘根错节的大树,默默无语,在回忆那一夜的月光?在期盼新的花好月圆?
⑧满脸皱纹的母亲,是古村真正的牌坊。一双昏花的眼睛,演绎了多少慈爱的传奇。石磨一样的等待,沉重了思念的翅膀。一年又一年,寒烟衰草凝绿。一年又一年的风,吹瘦了坎坎坷坷的村路,吹不尽远方游子的乡愁。所有不眠的夜晚,捻着衣角拭泪的母亲,总在梦里徘徊。
⑨远近闻名的龙舟,散发着桐子油的芳香;祥和静谧的老祠堂,积厚流光。坐饮中堂,一杯清茶,沁透了百年沧桑;绿道迤迤逦逦,茂林修竹尽是金镶玉。长椅掩蔽在浓荫中,等待耳热心跳的花前月下;九曲桥下的锦鲤花团锦簇,忽而来去,相忘于江湖;夕阳西下,少年们在晒场赛球,老人们在堂屋抽烟,躬耕田地的人忘归,悠悠长长的深巷中,哪家的女人,挑着担桶,扭动腰肢,不知自己是一种淳朴的风景。
⑩乡村的行走,是一次身体与心灵的返璞归真。古村是有脉搏的生命,触手就可以感到温度。熟悉的烟火气,是乡村最大的魅力。
⑪高速成长的繁荣,没有抛弃生养万物的故土:崭新的楼群与古老的村庄遥相呼应,争论着文化的高度。新与旧是两种面貌,映照在历史的镜中;古和今是两种修辞,岁月在对比中前行。
⑫此中炊烟老,彼处日月新。
⑬古村是一部教科书。百年的龙眼树,硬朗地立在村道边,苍翠如初;百年的柿子树,骄傲地挂着果实,蓬勃如新妇;百年的老井,依旧像最早的晨露一样清冽甘甜。满壁的青苔,无数的传奇,不一样的内容,千篇一律的形式,从改朝换代,到家长里短,都在这里传播。而主题只有一个:应该在哪里安顿漂泊的心灵。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12月5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讲述了古老村落令人神往的园风光和它远离尘嚣的宁静。
B. 第③段对工业化经济迅速发展态势的描写,衬托出乡村的古朴。
C. 文章中多处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魅力
D. 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议论、抒情、描写,辞藻华丽,语言流畅优美。
【2】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百年的柿子树,骄傲地挂着果实,蓬勃如新妇。”请从修辞手法角度来赏析。
(2)“百年的老井,依旧像最早的晨露一样清冽甘甜”理解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文章第④段说“只是时光,似乎遗忘了乡村”第(11)段又说“高速成长的繁荣,没有抛弃生养万物的故土”,作者前后两种表述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在作者看来,乡村的魅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0、“宁作我”方能成我
陈大昊
①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②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破平静的心境,让内心起了波澜。
③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然而,想抵达“自知”的境界谈何容易。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惰;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事实证明,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心理就容易被外界影响,思想就容易被外物奴役,行为就容易被外力裹挟。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④由此想起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安排一批经过测试确属“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结果,无论是看守还是囚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角色改变,各自沉湎于相应情境而无法自拔。翻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常常陶醉于为官的角色,在高高在上的“失重”状态下飘飘欲仙,在欲壑难填的“超重”状态中腐化堕落,这些人自然容易走上贪腐的不归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⑤为官从政难在不忘初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前进路上,信息的迷雾、信念的迷失、成长的迷茫,都会成为“宁作我”的障碍;变动的世界、个人的眼界、做人的境界,都会影响“宁作我”的坚守。“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始终保持“我是谁”的自省、“宁作我”的自信和“勿忘我”的自律,看淡世俗眼光,看轻世间纷扰,看守住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他人的复制品”。
⑥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也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长。一个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真正的成功是“成我”。无论是面对未知的前路,还是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要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就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宁作我”而成我。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26日 04 版 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正在远离的蛙鸣
刘国信
①每当夜晚,田园一片寂静,远近传来的阵阵蛙鸣,悠扬而动听。可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很难再现了。近年来,非法猎捕行为严重危害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虫害肆虐,农民不得不增施农药进行防治,而农药的滥用又给青蛙、蟾蜍的生存带来威胁,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②在我国,蟾蜍主要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框蟾蜍两种。一般来说,蟾蜍科比蛙科更适应陆地生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皮肤角质化程度更高,能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人们感觉蟾蜍的皮肤更干硬、粗糙。蟾蜍主要生活于池塘、小河等静水水域附近的农田或杂草丛中。青蛙主要指的是黑斑蛙,它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些黑褐色的斑纹,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青蛙等蛙类由于皮肤裸露,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它们具有光滑潮湿的皮肤,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怕干旱和寒冷。
③对人类来说,青蛙和蟾蜍都是消灭农田害虫的能手。科学研究显示,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蟾蜍甚至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捕食的对象包括隐翅虫、蝗虫和蟋蟀等。青蛙与蟾蜍都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④另一方面,青蛙和蟾蜍所代表的两栖动物是天然的环境变化指示剂。它们有渗透性的裸露皮肤,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物质,它们对温度的改变、降水和紫外线的增加尤其灵敏。因此,从一个地区青蛙和蟾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当地环境的好坏。
⑤此外,青蛙与蟾蜍还有很高的药用和科研价值。蟾酥和蟾衣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重要药材。蟾酥是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干燥后可以入药。蟾酥最早提出的有效成分被称为蟾酥精,其药理作用与洋地黄相似。
⑥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致畸物的影响。对于人类来说,通过激素致青蛙畸形的途径,也可以影响到人。因此,蟾蜍和青蛙均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
⑦目前,蟾蜍以及青蛙等蛙类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减少。除了非法猎捕外,还有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类过度扩张造成栖息环境的缩小等原因。
⑧其中,农药与蟾蜍、青蛙等蛙类种群的大幅减少有密切关系。毒死蜱、丁草胺、百草枯等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高毒农药,具有生殖毒性和致突变效应。
⑨专家表示,蟾蜍和青蛙从小就以害虫为食物,它们在维护生态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蟾蜍和青蛙遭到大量盗捕,自然界的生态灭虫能力将大大下降,人们不得不施用更多的农药去消灭害虫。这样容易造成农药的滥用,进而污染环境,形成恶性循环,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
⑩青蛙不单单是害虫的天敌、丰收的卫士。那熟悉而悦耳的蛙鸣,就如同大自然永远弹奏不完的美妙音乐,是一首恬静而又和谐的田野之歌。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15期)
【1】选文从青蛙和蟾蜍的种类和特征说到青蛙和蟾蜍______________,再说到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顺序。
【2】从全文看,青蛙和蟾蜍主要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3】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目前,蟾蜍以及青蛙等蛙类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减少。
【5】面对蛙类数量迅速减少的现状,请你写出三条保护措施。
12、学无止境。人的一生要学会的东西太多了,不同年龄,不同阶段,要学会的东西也各不相同:学会学习、学会拼搏、学会理解、学会乐观、学会宽容……作为初二年的学生,你觉得当前你最需要学会什么呢?
请以“学会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子;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