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 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 他领导“岳家军”收复了中原许多失地
C. 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 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
2、明朝时期,商品经济活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B. 许多富人携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
C. 海外贸易发达,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
D. 晋商河徽商编辑全国各地
3、有一首歌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元朝,由于中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产生了一个新的成员,这个新的成员是
A. 维吾尔族
B. 蒙古族
C. 满族
D. 回族
4、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
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元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此时出现的新民族是
A.畏兀儿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6、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破坏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朱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7、苏轼与辛弃疾作品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具有豪迈奔放的写作特点
②都是宋朝著名的词人
③都具有委婉细腻的写作特点
④都描写南宋政权的不思进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在文化领域中,有很高成就的人被称为“圣”,下列的人物与其称呼的对应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 医圣——张仲景
B. 书圣一一王羲之
C. 诗圣——李白
D. 画圣一一吴道子
9、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10、下列关于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
②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③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词,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白居易等
④辛弃疾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
11、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 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
C. 科举选才
D. 微服私访
12、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并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春秋史话》
B.《史记》
C.《贞观政要》
D.《论语》
13、“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贞观之治的局面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开元盛世的局面
D.南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
14、下图是河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浮雕,其中展示了箜篌、筚篥、琵琶、笙、方响、答腊鼓、拍板等乐器,这些乐器集齐了我国汉族、少数民族的不同风格,该浮雕能够体现出唐朝的( )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开放的对外政策 D.民族的文化交融
15、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是在
A. 陈桥驿
B. 玄武门
C. 兴庆
D. 澶州城
16、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削藩政策
②设立锦衣卫
③废丞相
④设东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的功绩是( )
A.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B.建立西夏政权
C.统一女真各部 D.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政权
18、“他创科举、凿运河,造福后世;他贪享乐、费民力,世人唾骂。”这个“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宋太祖
19、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 曲辕犁
B. 筒车
C. 翻车
D. 水排
20、明朝为了加强皇权设置了许多机构。如:①五军都督府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内阁等。这些机构主要用于监视官民、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宋代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
(2)元朝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
22、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后来,明成祖又设立了同类机构_____。
23、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4、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遭到楚王流放的爱国诗人________而产生的。
25、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26、从1405年到______年,郑和率船队________ 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27、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 ,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28、宋朝设在港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29、清朝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请列举唐朝和元朝设立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名称。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1)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各国“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78—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单位:万人)情况统计表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留学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政府奖学金投入,中国已成为亚洲号七的留学目的国。
——摘编自《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综合因素分析》
(2)据材料二,指出来华留学生人数变化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3)上述三则材料,折射出当今中国与唐朝具有哪些相似的时代特征?
材料四:
年代(公元)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4)据材料四,简要说明该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
材料五: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船队受到各国“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以上材料蕴含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