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的棉纺织业中,轧花、纺线、织布、染色的分工及独立成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商帮的形成 B.农业的恢复 C.手工业的发展 D.商业的繁荣
2、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3、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很多,很多地方发现古人类遗址,其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晚期智人
4、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
A. 西周分封制 B. 隋朝科举制
C. 元朝行省制 D. 明朝内阁制
5、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有关的一项是( )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翻车
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瓦子、勾栏的出现 D.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7、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我国著名章回体小说( )
A.《水浒传》 B.《三国志》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9、建立辽国的是( )
A. 元昊 B. 完颜阿骨打 C. 铁木真 D. 耶律阿保机
10、“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是描写北宋开封相国寺节日场面的诗句。它描写的是
A. 春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11、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皇权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12、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3、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城市中,作为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A.北京 B.长安 C.余杭 D.洛阳
14、建立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A. 党项族
B. 契丹族
C. 蒙古族
D. 女真族
15、某出版社编录出版了《唐代书法四大家名品全集》,以下书法家的作品不可能录入此书的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欧阳询
16、2016年9月,历时7年之久的青藏铁路无缝钢轨换铺工程完成,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西藏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
B. 唐玄宗时,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
C. 清朝入关后,康熙帝册封了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D. 雍正帝专门设置军机处,代表中央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7、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表演形式是
A. 唱曲
B. 歌舞
C. 杂技
D. 杂剧
18、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金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建立元朝
19、秦朝与隋朝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历史王朝。它们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都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③都采取残酷手段加强思想控制
④都兴修了著名工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 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C. 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D. 笔录《大唐西域记》
2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2、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南宋。
23、宋代,手工业兴盛,______(城市名)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商业贸易繁荣,在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
24、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和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5、宋朝的______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息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巩固;清朝的______政策造成了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6、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27、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是________。
28、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政权 | 民族 | 建立者 | 都城 | 建立时间 | 灭亡 |
北宋 | 汉族 | ① | 东京(今开封) | ②年 | 1127年(被金灭) |
南宋 | 汉族 | 赵构 | ③(今杭州) | 1127年 | 1276年(被元灭) |
④ | 契丹 | 耶律阿保机 | 上京临潢府 | 916年 | ⑤年(被金灭) |
西夏 | ⑥ | 元昊 | 兴庆(今银川) | 1038年 | 1227年(被蒙古灭) |
金 | 女真 | 完颜阿骨打 | ⑦ | 1115年 | 1234年(被蒙古灭) |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北宋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_。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_。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5)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___________。
(6)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
(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
30、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材料二: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城,平西夏,灭女真,……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造成“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宋太祖实行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