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誎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2、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A. 辽
B. 金
C. 西夏
D. 元
3、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元
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柳公权《金刚经碑》 怀素 《自叙贴》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
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
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5、“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中,胡姬当街卖酒,顾客盈门。城内有拜火教、景教寺庙”。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
6、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那么我国的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7、宋太宗时期,在军事机构枢密院担任要职的杨守一 、王显等,虽为武官,却全无战场经历,他们或谦恭谨慎,或善于理财。可见,宋太宗
A.强化中央集权
B.抑制武将权力
C.推行与民休息
D.坚持重农抑商
8、它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是
A.青铜立人像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
9、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A.进行商品生产 B.使用手工机械集中劳动
C.雇佣劳动关系 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
10、下图是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的宣传画,对这位传奇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从“草根”变“皇帝 B.他就是明成祖
C.他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 D.1368年,他在应天府称帝
11、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宋金和议
D.签订《尼布楚条约》
12、宋末诗人艾可叔曾写道:“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这反映了宋代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A.制瓷业
B.丝织业
C.造船业
D.棉纺织业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4、我国的疆域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下列四个朝代的疆域图,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C.国家分裂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5、如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A.社会政治状况 B.科举选才标准
C.手工制作水平 D.思想开放程度
16、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
A.控制军权 B.强化君权 C.集中财权 D.削弱相权
17、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机构 B.澎湖巡检司 C.中书省 D.广州十三行
18、下图是李明同学制作的某次农民起义的学习卡片。该农民起义发生在( )
A.隋朝末年
B.唐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明朝末年
19、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B. 开通了丝绸之路
C. 加强了边疆管理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20、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21、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3、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管理机构,隶属福建省。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____。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____。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____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4、________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年,元灭南宋残部,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5、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26、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东南到______及其附属岛屿。
27、唐太宗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敢于进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8、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29、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30、明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________。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被称为“诗圣”的是——
(3)六次东渡日本的高僧是——
(4)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
(5)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33、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此材料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突出特点?
(2)以元朝和清朝为例,分别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