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④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2、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 李白——《窦娥冤》
B. 苏轼——《静夜思》
C. 关汉卿——《牡丹亭》
D. 曹雪芹——《红楼梦》
3、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①宋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4、一千多年过去,古老的市舶司遗址多已湮没,只有位于泉州的市舶司遗址还存在一部分。在宋代,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律法
B.管理海外贸易
C.管理户籍
D.监察百官
5、今年暑假小东要到台湾探望爷爷并游览台湾风光,他旅游的第一站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赤嵌楼,因为这里是奉祀民族英雄( )的专祠
A. 戚继光 B. 岳飞 C. 郑成功 D. 郑和
6、宋朝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这说明
①中国与多个国家有大量的商船往返 ②中国与全球相互联系
③中国的商品遍布全球 ④中国的海上交流范围得到很大拓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他是唐代最著名书法家之一。他的字,犹如盛唐风气——雄浑敦厚,又彰显人品性格——端正劲美。观察如图拓片书法作品,判断他的书写者应该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阎立本
8、“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9、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 洛阳、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涿郡、江都 D. 涿郡、余杭
10、下列有关宋朝经济发展史实,叙述最为准确全面的选项为( )
①由越南传入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广州、 泉州、明州的造船业, 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是闻名于世的大商港。
③当时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商业贸易繁荣,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1、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明清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业中心是
A. 南京
B. 松江
C. 广州
D. 景德镇
12、“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军机处设立的( )
A.背景
B.职能
C.人员构成
D.影响
13、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回纥、女真
B. 党项、匈奴、蒙古
C. 契丹、党项、女真
D. 回纥、匈奴、吐蕃
14、“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衔。”穿越历史时空隧道,假如你跟着郑和的船队,下列哪个地方没有到过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15、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的朝代是(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某剧组拍摄历史剧《闯王李自成》,选择下面几个片段,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①率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
②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③建立“大顺”政权
④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王朝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天宝之治
18、隋唐时开创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制,元朝时废除门下省、尚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明朝时废除了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向皇帝负责。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设置变化反映出( )
A.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削弱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中央机构的日益完善
19、如下图《经济分布的变化》(图中深色区域为主要经济区)能反映出
A.中外文化交流
B.疆域面积扩大
C.经济重心南移
D.君主专制强化
20、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1、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由于地方势力的加大,形成唐末_____的局面。
22、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3、李白被誉为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
24、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年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25、_______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26、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炀帝设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武则天创立了________制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的格式采用________形式,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解释必须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
28、
1966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① 飞行实验成功 |
1967年 | 我国第一颗 ② 爆炸成功 |
1970年 |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 |
2003年 | 航天员 ④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
2008年 | 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的 ⑤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9、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的皇帝是________。
30、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B. C.
31、罗贯中 A.《红楼梦》
关汉卿 B.《窦娥冤》
吴承恩 C.《水浒传》
李时珍 D.《西游记》
施耐庵 E.《三国演义》
曹雪芹 F.《本草纲目》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盛世局面)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根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3)唐太宗奉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开放交流)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4)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