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在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典故”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让人赏玩不已。下列“典故”与唐朝书画艺术有关的是( )
①“房谋杜断” ②“颜筋柳骨” ③“吴带当风” ④“和同为一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加强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4、“保甲法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句话是王安石所说,他推行保甲法的目的是?( )
A.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B.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5、初一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日本)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
A.
B.
C.
D.
6、下列四件历史故事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①收复建康 ②取得郾城大捷
③“冻光不拆屋,饿死不摅掠” 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骆宾王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的是
A. 皇帝荒废朝政
B. 杨贵妃得宠
C. 节度使权力膨胀
D. 军队战斗力薄弱
9、唐诗内容丰富多样,下列措施中哪项繁荣了唐诗的创作( )
A.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B. 唐太宗扩充国学
C. 武则天开创殿试 D. 唐玄宗重视考诗赋
10、下列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A.朱温建立后唐政权
B.五代相继统治长江流域
C.十国都分布在南方
D.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11、“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历史上对此有多种论述,下列符合唐太宗观点的是
A. 拨乱世反之正
B. 述往事,思来者
C.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2、“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窦娥冤》的作者是汤显祖
13、宦官李辅国把握禁军,因拥立唐代宗即位,他十分嚣张,他曾对代宗说:“我们(注:唐代称皇上为我们)但在内中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置”,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可是因其大权在握,也无可奈何。说明的是唐朝末年的弊政是(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外戚专权
D.重文轻武
14、请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15、唐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天竺”是今天的
A.阿拉伯
B.新疆
C.印度
D.伊朗
16、唐朝时期,妇女可以受到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以进行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唐朝
A.繁荣的经济景象
B.和谐的民族关系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多彩的文学艺术
17、明朝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航海的主要目的是
A. 探寻新航路
B. 赠送礼物给途经的各国
C.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 与所经国家进行交易
18、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黄巢起义 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19、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
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迹。在《北宋遗风,汴绣艺术精品展》中,你能发现的是
A. 《史记》
B. 《天工开物》
C. 《清明上河图》
D. 《三国演义》
21、游历西安,站在“____________”的起点,寻踪这条沟通欧亚陆上交通道路;赤壁怀古,可以感叹昔日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指南针使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3、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24、清代的_________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这部小说初名《________》。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 _________》,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面世。
25、农业的发展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____人带去先进技术;劳动人手充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这是南方农业超越北方的原因。
(2)表现:宋朝时期,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的谚语。到____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6、南宋抗金:____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27、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啊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
耕地面积增加 | 到__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兴修水利 | 对__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________ |
庄稼种植 |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经济作物种植 | ________增加,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__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8、元朝在西藏地区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9、清朝统治者以______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30、作用:加强了____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列举宋词杰出代表人物三位。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
(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
(4)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