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雅安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

    B. 《海燕》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著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 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塑造的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形象。

    D. 《不求甚解》作者马南邨,原名邓拓,选自杂文集《燕山夜话》。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木梗     犀利     指天划地

    B.驰骋     俄倾     愤愤不平

    C.虐待     婵娟     拖泥戴水

    D.雷霆     污秽     哗众取宠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

    B. 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C. “神舟”六号航天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这是值得中华儿女耀武扬威的大事。

    D. 在《歌手》舞台上,不管是竞演歌手还是帮唱嘉宾,中国音乐学院的吴碧霞教授都是最德高望重的艺术家。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商(jiǎ)            头(xíng)       白(shà)

    B.子(huǎng)       板(zhān)       (jiě)

    C.拉(dā)            (jì)            腿(quán)

    D.半(shǎng)       笑(xī)          懦(qu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人名),________(朝代)文学家(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衣欲睡________________

    (2)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

    (3)怀民亦未________________

    (4)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回答作者“解衣欲睡”之时,为何又“欣然起行”?

    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承天寺夜游所见“月色”?(不少于60字)

    5有人评价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美景与闲心的遇合。” 请结合本文创作背景,谈一谈你对“闲心”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品味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割”字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梦想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它给了我们划破苍qióng的翅膀,让我们在广的长空中áo翔;它给了我们驰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好像是点亮黑暗的明灯,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苍qióng______   广________   áo_______翔   驰_______

    (2)改写画横线的句子,要求与前文句式一致。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填空。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   ,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7)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

    鲜花课

      ①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了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他棕黑面庞,西装革履,身材修长高挑,不笑的时候看着就是一副霸道总裁的样子,可是此时他不得不笑:一群人围着他,此起彼伏地寒暄着。终于挨到告别即将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来了——一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奔过来,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我目测了一下,足有四五十枝吧,每枝都用淡绿色的纱纸独立包装着,极为悦目。

      ②于是这个男人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还单背着一只包。他忙不迭地冲着送行的人们挥手再见,进入了安检区。看着他在安检的传送带上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

      ③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安检,上车放到行李架上,下车再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到家后的鲜花已经不堪挫折,我将其恋恋不舍地端详再三,还是扔进了垃圾桶。从此再有告别时收到鲜花的事,我便直接送进了机场或者车站的垃圾桶——也曾想要留在座位上的,可是想来这种不知底细的鲜花也没有别的旅客敢要,最终的宿命不过是进垃圾桶,那我干脆就把它一步到位吧。

      ④我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是喜悦的,照相的时候抱着是娇美的,在房间里插着的时候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是令人狼狈的。

      ⑤因此,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的百合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便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着他怎么处置怀里的鲜花。

      ⑥只见他走到候车席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了花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

      ⑦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说手上行李太多。他也不勉强。事实上,这事情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

      ⑧人群中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注意到了他。

      ⑨快到我这里了。眼看他越来越近,我的心居然紧张得好像要跳出来,如同小孩子在等待注定的糖果。

      ⑩在我的意识深处,鲜花一直是虚妄的,甚至是所有礼物中最为虚妄的: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萎谢,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

      (11)而眼前这个男人,他想到这些了吗?他一定想到了,还一定比我想得更深。可是,你看他,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了这些陌生人。在明了虚妄之后,他还有分享的诚意和赠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因托了他的福,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作为鲜花而绽放到了最后一刻。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写出第⑥段画线句中他“踌躇”的具体内容。

    3请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4请简要分析第⑨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

    ①一代代中国人以梦为马、坚定前行,让古老的文明抽枝发芽,开出令人惊艳的时代之花。

    ②“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已故植物学家钟扬生前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人。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他用行动阐释了自己的那句话:“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

    ③梦想是个人成长的动力,也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源泉。

    ④翻开历史书页,梦想写下动人诗句。无论是盘古开天地的上古传说,还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胸中丘壑,梦想如星如月,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创造新的历史。1932年,《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人士发出提问: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教育家叶圣陶写道:“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实业家穆藕初写道:“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彼时中国,山河破碎,人们的梦想却从未熄灭。

    ⑤打开世界卷轴,梦想绘就绚烂底色。从大航海时代绽放的全球想象,到马克思主义者用科学社会主义锚定方向;从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个梦想”唤起觉醒,到“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月球随想……梦想牵引脚步,人类阔步向前。而中华民族的梦想精神,最具有脚踏实地和天下大同的特质,为世界梦想的内涵注入中国元素。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理解了中国梦所具有延展性、包容性,才能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宏伟夙愿,才能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梦想与现实、当下与未来,并非纯然割裂、非此即彼。梦想为现实提供精神动力,现实则为梦想构筑前进的阶梯。我们既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登高望远,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脚踏实地。寻梦的旅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步履轻松。对个人来说,光有梦想还不够,关键看如何行动;从今日做起,不负每一天,才是对待梦想的正确态度。对国家来讲,把梦想转化为现实,不仅需要毅力、定力,更离不开巧解难题的勇气、释放活力的智慧。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握远与近、长与短的时间辩证法,才算真正理解梦想精神的精髓与奥妙。

    ⑦在畅想祖国母亲未来时,方志敏热情地呼唤过:“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今天,170多年来的接续奋斗正进入最后的冲刺,我们当追梦不懈,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朝着梦想之路一直走下去,成就又一段壮丽的圆梦旅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第一段中“抽枝发芽”和“时代之花”的意义?

    3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5请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类灭绝了多少物种?

    ⑴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正在濒临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就会发生。仅仅在过去几百年中,由于人类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

      ⑵新研究发现,现代生物灭绝速度是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前物种灭绝速度的1000倍,并且是新物种创生速度的数千倍。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每1000年才失去一种鸟类。但国际鸟类联盟的数据显示,实际上,仅仅过去500年就至少有150种鸟类灭绝。

      ⑶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大约是500万1000万年,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则快得多,通常是100万 200万年。科学家表示,“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应该是一个物种存活100万年,即一年灭绝的物种为 1025个之间,而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预计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列出了具有权威性的濒危动物“红色名单”,同时该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 16300种动植物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41000 多种生物则受到生存的威胁。该组织还表示全球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1/5的哺乳动物、1/4的珊瑚类以及1/2的海龟类处于危险之中,70%的植物也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险之中。

      ⑷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 年,目前25%50%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得脆弱,当它受到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⑸人口数量的激增不仅使环境恶化,也可能使动物提前灭绝。

      ⑹据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早在 2004年就通过观察,提出了人口增加与物种灭绝关系的预测数据。现在科学家再度以同一模组检视 114个国家人口增加与物种生存的关系,结果发现,在10年内,人口继续增加的国家,国内濒临灭绝物种消失的比例会增加约3. 3%,其中,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排第一。科学家预测,等到2050年时,物种灭绝比例将提高10. 8%。研究指出,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是最容易发生新物种灭绝的地区,受人口增加的影响,预计有20种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除人口增加因素外,气候变化也是物种灭绝的压力来源。《自然》杂志也表示,地球上15%37%的物种到 2050年时可能会受到气候恶化影响而灭绝。

      ⑺目前,全世界估计有1200万种包含动植物在内的物种,而人口超过70亿人。联合国估计,以几乎每天21万人的速度增加,到了 2100年,地球人口将增加到110亿人,这无疑会使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8期,作者:徐风)

    1从全文看,造成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2选文第⑶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自然》杂志也表示,地球上15%37%的物种到 2050年时可能会受到气候恶化影响而灭绝。

    4大规模物种濒临灭绝,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生存。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请至少列举出两条具体做法。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来我可以选择放弃,但我选择咬牙坚持;

    本来我可以选择沉默,但我选择勇敢说出自己的声音;

    ……

    但这可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喜悦。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