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下列不属于明朝的科学技术著作的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的功绩是( )
A.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B.建立西夏政权
C.统一女真各部 D.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政权
3、如果用词语来描绘朱温,哪一个不合适
A. 农民起义军将领
B. 唐朝节度使
C. 镇压农民起义的宦官
D. 后梁的建立者
4、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热销的《昙花王朝一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大运河的开凿
B.“光武中兴”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的创设
5、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C.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完全照搬秦朝制度
6、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 )
日本共派遣唐使十几次,人数 多时一次就有五六百人,有众 多学问僧、留学生和专业技术 人员随行。他们把唐朝的典章 制度、天文历法、建筑技术以 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 |
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往来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①正确②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③错误②正确
7、下列不属于重阳节习俗的是
A. 插柳条枝
B. 饮菊花酒
C. 赏菊花
D. 插茱萸
8、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由于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试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9、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战争( )
A.冲击了唐朝统治 B.推翻了唐朝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0、1008年,北宋使臣路振出使辽国,回国后撰写了《乘轺录》献给宋真宗,此书记述他在辽国的见闻,其中提到1007年始建的辽中京,总体布局“状如京师”。这体现了
A.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宋与辽矛盾激化
C.民族的交流与借鉴
D.北宋的国力强盛
11、清乾隆时,徽班以徽调为主,汲取其他地方戏的腔调和表演形式,融汇贯通,形成的新剧种是
A. 昆曲
B. 汉调
C. 秦腔
D. 京剧
1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了蒙古帝国的基业,为元朝建立奠定基础的是
A. 成吉思汗
B. 阿保机
C. 忽必烈
D. 阿骨打
13、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4、元代《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5、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梁武帝 D.晋惠帝
16、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的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穆宗
17、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中,属于唐朝时期耕作工具的是
A. B.
C. D.
18、宋朝“神舟”是宋朝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领先于日本
B.水平一般
C.居世界领先地位
D.技术落后
19、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0、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21、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分管政务的是______;秦朝时负责监察的机构是______。
22、明朝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________。
23、李时珍经过27年不断努力,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
24、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25、《________》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____写的《红楼梦》。
26、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
27、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__________在位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______年西夏灭亡。
29、李白的称号是
30、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的《____________》被我国学者称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北朝的____________ 和龙门石窟代表了当时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昇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32、举出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
33、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探究下列问题: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皿,皆化而同之。”这段话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过哪些措施?(请举两例)
(4)近年来,“藏独”和“疆独”分子在昆明等地蓄意制造暴恐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破坏,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