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朝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A. 宣政院
B. 转运使
C. 蕃坊
D. 市舶司
2、房玄龄富于谋断,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
B.虚心纳谏
C.提倡节俭
D.知人善用
3、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4、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5、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战败、议和结束,最终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却对宋代文化如此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以文驭武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
6、七年级三班的学生根据下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在北宋 B.唐朝已出现
C.携带方便 D.最早在四川地区出现
7、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清朝设置军机处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请说出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朝鲜族 回族
B.蒙古族 回族
C.土家族 藏族
D.蒙古族 满族
9、将“589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隋朝的统一 B.开通大运河 C.开创科举制 D.唐朝的建立
10、隋唐时期,对外贸易繁荣。居唐朝物产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日本
B.波斯
C.新罗
D.天竺
11、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上,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诗歌 B.词 C.杂剧 D.小说
1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隋朝
13、“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材料描述的场所是( )
A.中书省 B.三司 C.厂卫机构 D.军机处
14、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
①交子 ②在报纸上看新闻 ③瓦子 ④发电报问候亲人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15、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直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A. 唐代的阎立本
B. 宋代的张择端
C. 东晋的顾恺之
D. 唐代的吴道子
16、“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与此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7、“元有天下……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元朝中外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民族关系融洽
1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其内容
A.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C.反映了太平天国提倡男女平等 D.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发展历程
19、从明武宗开始,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民起义频发
D.遭遇连年灾荒
20、《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起义 B.隋朝灭亡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炀帝暴政
21、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________。
22、唐代书法名家辈出,___________的书法具有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
23、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24、编排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牡丹亭》、D《送子天王图》、E《天工开物》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只写序号即可
(1)剧中的刘大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是个农民,想查找农事的经验,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戏迷,想研究明清时期戏剧发展情况,你分派给他——
(5)剧中的王五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25、明清时期形成的大商帮是________和________。
26、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行________的政策。
27、元朝境内因民族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8、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________一带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29、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的皇帝是________。
30、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他就是辽太祖。
31、连线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3、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国力的兴盛都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1)隋朝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朝代,这一时期开创了什么选官制度?它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
——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
(2)北宋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朝设置了什么官职?
材料三:《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4)元朝疆域十分辽阔,在行政制度上有着新的建树与发展。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5)历史启迪:你从上述改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