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哪位词人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清照
D. 王安石
2、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兴起的
A. 哥窑
B. 景德镇
C. 汝窑
D. 定窑
3、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某位名将的墓时,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秦涧泉拜谒的墓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元昊 D.秦桧
4、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 释迦牟尼
B. 鉴真
C. 玄奘
D. 陆羽
5、清朝君主专制极端强化的表现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设置 B.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大兴文字狱
C.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 D.设内阁和大兴文字狱
6、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不断增多,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被誉为“国剧”的是
A. 昆曲
B. 豫剧
C. 京剧
D. 晋剧
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北宋的建立②阿骨打建立金国③元吴建立大夏国④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8、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A.加强集权,削弱地方
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9、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在
A. 隋朝
B. 金
C. 元朝
D. 明朝
10、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
A. 辽阳省 B. 岭北省 C. 吉林省 D. 黑龙江省
11、小明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院,对下面这件藏品十分感兴趣,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杂剧起源于山西侯马市
B.晋剧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剧种
C.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D.该墓葬反映了当时戏剧兴盛
1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出现这种盛世景象的唐朝在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1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下列哪历史事件有关?( )
A. 宦官专权 B. 藩镇割据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14、“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统一蒙古
⑤蒙古军队灭西夏
A. ①⑤④②③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③②①
16、西藏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机构归入中国的
A. 唐朝安西都护府
B. 汉朝西域都护府
C. 元朝宣政院
D. 清朝驻藏大臣
17、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大力发展科举制
1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社会主义传入中国。20世纪中期,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20、周恩来说:“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 设立辽阳、岭北行省,加强对西北的管理
B. 设置台湾府,加强海防
C.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D. 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21、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2、北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朝皇帝是____。
(2)命令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抗击沙俄的皇帝是____。
(3)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
(4)907年,原农民起义军将领____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24、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
25、元朝时,忽必烈设立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思考: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唐朝时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_____: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____________(朝代)。清朝1727年设立_____________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____________制度。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____________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____________(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年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_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____________。
27、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管理机构,隶属福建省。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____。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____。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____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28、唐太宗时期重用敢于直言纳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29、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北宋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作者:
(2)明朝后期最负有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牡丹亭》,作者:
(3)元末明初,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作者:
(4)明朝中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
30、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 ______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寇。
31、连线题
32、唐朝皇帝重用贤能,请列举出唐太宗、唐玄宗时期被委以重任的名人各一位。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和约的签订使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促进了边疆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2)根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哪一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分别管理西藏和台湾地区?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