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2、《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26年)下诏:“民有嫁妻买子欲归父母者,姿听之,敢拘执,论如律”。材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
A.公元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国君纪年法
D.干支纪年法
3、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北击匈奴
B.盐铁专卖
C.休养生息政策
D.实施“推恩令”
4、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其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晋商的活动,不仅成就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晋商经营的商品种类和经营范围广泛
B. 晋商的活动促进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C. 晋商活动推动了明清对外贸易的发展
D.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取消
5、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
B.
C.
D.
6、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它们取材于
A. 《西游记》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西厢记》
7、“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A. 建立隋朝 B. 开通大运河 C. 统一全国 D. 创立科举制
8、“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归纳分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请为下列历史事件拟一个共同的主题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康熙领导雅克萨之战
A. 边疆地区的治理
B. 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反抗外来侵略
10、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B.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D.唐蕃订立友好盟约
11、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到“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字。绘制着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新罗遣唐使来华 C. 玄奘西行天竺 D. 文成公主入藏
13、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杨秀清 D.石达开
14、在下图所示大会上,我国取得的外交胜利是:
A.尼克松访华
B.中日建交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及发表
15、《中国诗词大会》是为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
A.杜甫 李白
B.白居易 韩愈
C.李白 杜甫
D.白居易 李白
16、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其目的是( )
A.扩大明朝疆域
B.发展旅游业
C.防御匈奴
D.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17、考古工作者在李世民陵墓中发现“十四国蕃君长石像”,十四个蕃君长都是唐朝时期周边的少数民族国王或首领。这些“蕃君长石像”说明唐朝
A.李世民的战功卓绝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军民关系十分融洽
D.加强了对藩镇的统治
18、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太宗”有关的是:( )
A.陈桥兵变
B.统一货币和文字
C.贞观之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历史上北宋的都城是东京,它指的是现在的
A. 北京
B. 南京
C. 开封
D. 银川
20、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之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这里所涉及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 )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北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统一:(1)进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2)意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2、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和________。
23、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2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元朝实行______制度,管理全国和地方行政事务;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朱元璋设立了特务机构______,______设立东厂;明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为强化皇权专制,清朝______皇帝在宫中设立了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5、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是由 传到西方的。
2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________完成。
2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28、1115年,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强大。
29、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0、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南宋。
31、配伍连线题
32、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
(1)澶州之战时,寇准力劝__________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____灭亡。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_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城居庸关、八达岭的城墙都是沿着山脊的脊背修筑,因为山脊本身就好似一道大墙,再在山脊上修筑城墙就更加险峻了。
——摘自罗哲文《古迹》
(1)据图指出明长城的东西端点。
(2)小历认为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