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6月5日1时44分,我国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十四号发射时地球正运行在( )
A.①一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仍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经度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因素 D. 大气变化
3、在地球上真实存在的是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海洋
4、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下列原因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沿海平原集中,有利于厂房建设
B.沿海地区地震和火山较少
C.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D.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轮船可以停靠
5、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 B.赤道周长6371千米
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
6、下列地图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十万分之一 B.(千米)
C.1:5000000 D.1/8000000
7、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质量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完成下面小题。
质量指数 | 0-50 | 51-100 | 101-150 | 151-200 | 201-300 | 300以上 |
质量级别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 六级 |
质量状况 | 优秀 | 良好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
【1】11月1日,盱眙县空气质量指数为143,据此可以判断盱眙县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一级 优
B.二级 良好
C.三级 轻度污染
D.四级 中度污染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
B.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鞭炮
C.举行焰火表演
D.植树种草
8、读“东南亚、南亚略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地表形态特征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A.①群岛
B.②半岛
C.③高原
D.④山脉
【2】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的“十字路口”,它沟通了( )
A.太平洋与大西洋
B.大西洋与印度洋
C.印度洋与北冰洋
D.太平洋与印度洋
【3】东南亚的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其种植橡胶树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橡胶树的生长
B.昼夜温差大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集中种植和科学管理
【4】南亚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北部有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B.南亚地势较低
C.赤道穿过南亚中部
D.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5】下列关于东南亚和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亚和南亚都与中国相邻
B.南亚各国都是发达国家,经济以工业为主
C.到东南亚旅游可以参观越南的鱼尾狮公园
D.南亚是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9、西亚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 黄金 B. 煤炭 C. 石油 D. 铁矿
10、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前后
C.12月22日前后
D.9月23日前后
11、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缺乏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D.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12、“中部高,四周低”是亚洲的地势特征,受其影响亚洲河流的特点是 ( )
A. 内流河众多 B. 呈辐射状流向周边 C. 长河众多 D. 水量季节变化大
13、巴基斯坦2010年雨季降雨来势汹汹,引发特大洪灾,在其抗洪救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
A. 国际奥委会、联合国 B. 石油输出国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C. 国际红十字会、联合国 D. 国际奥委会、欧洲联盟
1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断 ④地球卫星照片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15、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量砍伐红树林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
16、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在哪个国家遇到的语言障碍最小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新加坡 D.南非
17、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都为高大的山脉
B.世界七大板块中南极洲板块全部为陆地,印度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C.七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这种运动现仍在继续进行
D.板块构造学说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18、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19、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习惯,都体现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 )
A.地震频繁
B.气候湿热
C.气候严寒
D.河湖众多
20、某校学生计划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对附近某山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图为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处的山体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
【2】乙河AB河段的流向大致为( )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3】关于图中研学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海拔在600~700米之间
B.野外考察可以露营在④处
C.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200米
D.甲村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A的地理坐标______;B的地理坐标______;A在_____带(五带)
B在______带(五带)
2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
(2)从纬度看,A点属于 (北半球、南半球)。
(3)从经度看,B点属于 (东半球、西半球)。
23、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________;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是_______。
24、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间_________四周_________,因此亚洲的河流呈___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5、请填写
交通运输工具 | 运量 | 运费 | 速度 |
( ) | 小 | 最高 | 最快 |
( ) | 小 | 较高 | 较慢 |
( ) | 大 | 最低 | 最慢 |
( ) | 大 | 较低 | 较快 |
26、五个温度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肯尼亚发展_____业和_____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28、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指:____和____。
29、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
30、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对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给________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________。
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A__________洋;B__________洲。
(2)图中E处为南北美洲分界线,名字叫做___________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_________洲的分界线。
(3)图中F地属于__________板块,该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___。
(4)C大洋边沿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多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32、读“我国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图中A、B、C、D四条河流汛期长短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3)我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指的是哪三条河?图中分别是用什么字母表示的?
(4)字母F处的河段与字K处河段各有什么特点?
(5)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湖泊名称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33、读图“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____;岛屿:B____;最高峰:C____;工业区:D____。
(2)日本的地形以____为主,气候类型为____和____。
(3)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与____沿岸。
(4)简述日本的工业区集中分布在上述沿岸的原因。____
(5)日本许多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主要原因是我国有( )
A.雄厚的资金
B.丰富的管理经验
C.先进的技术
D.廉价的劳动力
(6)日本的文化具有____的特点。
34、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北邻面积第二大国家________,美国的首都是________。
(2)左图中河流①________是世界第四长河、美国的第一长河,山脉②是________。
(3)美国的________(填城市名称)有美国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一硅谷。
(4)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________程度都相当高。
35、读“世界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洲,该大洲的西部是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2)图中A、B、C三处人口____(稠密或稀疏),其中影响C处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3)A所在大洲是____,A、B所在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