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读“我国的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海陆兼备的大国
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2】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正在举行冰雕艺术展;而广州却温暖如春,正在举行迎春花市。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差异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2、“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所属的菜系是( )
A. 鲁菜 B. 川菜 C. 粤菜 D. 湘菜
3、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
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
4、不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城”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佛教
D.基督教
5、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四省区中,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关于丁省中秦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武夷山山脉走向一致
B.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山脉北侧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6、下列经济发展部门中,被誉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
A.交通运输
B.农业
C.工业
D.畜牧业
7、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错误的是 ( )
A. 泼水节﹣朝鲜族 B. 那达慕节﹣蒙古族
C. 雪顿节﹣藏族 D. 端午节赛龙舟﹣汉族
8、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图中④适宜发展( )
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
【2】②发展农业的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B.地形较陡、土壤贫脊、水源丰富
C.河湖较多、水草丰富、地形平坦
D.牧草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9、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此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B.1月0℃等温线大致与该线相吻合
C.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与其相吻合
D.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水
10、澳大利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出口矿产是( )。
A.铝土矿和锡 B.煤和铁矿石 C.石油和铜 D.黄金和金刚石
11、我们淮安地区初春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旱涝 D.寒潮
12、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B.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上
C.此时北京昼夜等长
D.南半球的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13、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图是我国的四个山脉示意图,其地形区判断错误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②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农业发达
C.③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D.④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16、为了便于记忆,据说周恩来总理生前用当时每省区全称中的一个字(包括谐音)编了一首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四句七言诗,内容如下:“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后来政区变化,有人把最后一句改为“内重台海北上天”一共包含了32个省区,还有哪两个省区没提到,他们是( )
A.港、澳
B.新、苏
C.秦、晋
D.鲁、豫
17、下面对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成功经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陡坡建梯田,缓坡种草 B. 增加口粮田,加大坡耕地开发
C. 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结合措施 D. 引进良种畜禽,实行天然牧养
18、2022寒假期间,身在海南的丽丽与父母来到哈尔滨的姨妈家做客。一路上丽丽在不断的增添衣服,由原来的单衣变成了厚厚的棉袄,而且看到了从未在生活中见过的冰雕、雪景。丽丽不由好奇的询问父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路向北,丽丽在不断的增添衣服,说明( )
A.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哈尔滨是我国最冷的地方
【2】造成海南与哈尔滨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温室效应
19、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 地震 B. 水土流失 C. 台风 D. 火山爆发
20、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淡水资源属于( )
A.非可再生资源
B.永不枯竭资源
C.可再生资源
D.不可再生资源
【2】下列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
B.在本区应大力提倡发展河谷农业
C.本区的珍稀动物有藏羚羊、牦牛、大熊猫
D.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2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____。
22、结合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A 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23、我国人口的突出持点是 大, 快,每年新增人口约 万人。
24、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________ 和________.
25、我国各民族分布呈________ 、________ 的特点。
26、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图中黄河主要支流的名称是:①、______ ,②、______。
⑵、黄河比珠江长,但是水量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______ 。
⑶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 。
⑷、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 。
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_____河段。
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________ 的省区,因其________ 的位置,所以降水量________ ,气候________ ,由此形成富有特色的________ 农业.
28、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山脉,向东注入____海。
(2)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位于湖北省的____,中下游的分界处位于江西省的____。
(3)长江最长的支流A____,沿岸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B____,第二大淡水湖C____。
(4)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有____高原、横断山区、____盆地和____平原。
(5)长江上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该工程位于长江的____游河段。该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如____、发电等。
29、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________省的 ________到 ________省的_______。
30、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 , 西至________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________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材料2:图1、图2
(1)图1中的三江源是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图2中的________(选填“甲”、“乙”、“丙”)地形区,是图1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填河流名称)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
(2)读图2“沿32°N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国家公园有_______。
(3)下列对各个国家公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拥有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高寒草原等高寒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B.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之地,地处亚洲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
C.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
D.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32、读下图完成各题。
(1)写出河流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
(2)写出湖泊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3)河流④在_____(城市名称)汇入长江,该城市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________省,简称______。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中国陆地五种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产粮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平原只占中国陆地面积的___________。
34、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所示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
(2)B地区所示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
(3)C地区所示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具有明显的____两季。
(4)D地区所示气候为____气候,其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位于南美洲的____流域。
35、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 @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
(3)在图中的方框内填注南水北调的三条输水线路_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5)为确保南水北调的顺利实施,除了兴建调水工程外,沿途还需特别注意防治水资源的________问题和________问题。
(6)国家统一上调自来水价格,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
A. 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 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C.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D.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