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元素周期表中第Ⅷ族所包含元素种类最多。(______)
A.正确 B.错误
3、对于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MnO2在反应中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发生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HCl在反应中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填“升高”或“降低”),发生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还原剂是____;氧化产物是___ ;还原产物是____。
4、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____;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
(2)吸附材料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
的反应,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
与
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
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②当铜表面析出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_
电子
5、2020年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该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发热,市售体温枪能快速的检测人体体温,该体温枪所用的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容量大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该种电池由氧化银作为正极,金属锌粉作为负极,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 + Ag2O + H2O = Zn(OH)2 + 2Ag,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在测体温时,将 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过程电解质溶液的pH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试计算在放电过程中转移3NA个电子时,正极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的质量的为______________。
6、以原油为原料生产聚烯烃的几个步骤如图:
(1)步骤①使用的方法是分馏,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2)聚丙烯可表示为,其重复结构单元即它的链节是___________。
(3)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制备乙酸乙酯,其转化关系如下图。
已知:H2C=CHOH不稳定
I.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II.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III.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7、Ⅰ、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Zn、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1)用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来判断,实验中除选择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外,还需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若选用一种盐溶液验证三种金属的活泼性,该试剂为___________。
(2)某小组同学采用Zn、Fe作为电极,只用一个原电池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则电解质溶液最好选用___________。
A.0.5mol·L1氯化亚铁溶液
B.0.5mol·L1氯化铜溶液
C.0.5mol·L1盐酸
D.0.5mol·L1氯化亚铁和0.5mol·L1氯化铜混合溶液
Ⅱ、如图为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
(3)甲烷通入的一极为电源的____________极,该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4)当电路中累计有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的氧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_L。
8、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放出能量分别为436 kJ、391 kJ、946 kJ。则:
(1)若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kJ。
(2)如果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9、完成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
(1)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______________;
(2)医学上,用(胃舒平)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焦炭和二氧化硅反应制得粗硅(Si)______________;
(4)苯的硝化反应______________;
(5)乙醇和钠反应______________。
10、(1)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已知:H-H 的键能为 436 kJ/mol,N-H 的键能为 391 kJ/mol,生成 1mol NH3 过程中放出 46 kJ 的热量,则 N≡N 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时,在一个 10 L 的恒容容器中,X、Y、 Z 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开始至 2 min,以气体 X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 a mol X 与 b mol Y 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 = n(Y) = 2n(Z),则原混合气体中 a:b= _____________;
(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a. 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混合气体的颜色。
①一定能证明 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__;
②一定能证明 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能证明 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电池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填字母)。
A.C(s)+H2O(g)=CO(g)+H2(g)
B.NaOH(aq)+HCl(aq)=NaCl(aq)+H2O(l)
C.2CO(g)+O2=2CO2(l)
(2)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①若A为Zn片,B为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段时间后,当在电池中放出1.68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有___个电子通过了导线(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②若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2Fe2++Cu2+,负极材料是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③若A为镁片,B为铝片,电解质为NaOH溶液,则铝片为___极(填正或负);写出该电极电极反应式:__。
④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H2和O2组合形成的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电解液是稀硫酸):
则电极d是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d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该燃科电池理论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L。
12、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设计的两套实验方案。
(实验一)实验步骤如下:
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设计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1)实验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为验证Cl、Br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NaBr溶液、酒精、四氯化碳)实验步骤如图.
(2)试剂A是NaBr溶液,试剂B是氯水,加C后出现分层,则试剂C是____________.
(3)加入C振荡、静置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可以证明Cl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Br的非金属性。
1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液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取6.9 g A使之与过量O2燃烧,生成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测得浓硫酸增重8.1 g,碱石灰增重13.2 g。又测得A的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23倍,试通过计算来确定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14、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金属铜常用的冶炼方法是____(填序号);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D.湿法冶金
(2)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吸收。
a.浓 b.稀
c.
溶液 d.氨水
②用稀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填离子符号)。
③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④在100mL稀的混合液中,和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32g精铜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mol/L。
(3)己知灼热的氧化铜可以与氨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A中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
15、东汉时期,古人就将含四种元素的某矿石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得到硫酸,为探究矿石
的组成及感受过程,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矿石受热分解的方程式___________。
(3)当溶液中加入某试剂后生产白色沉淀,该试剂可能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为确定红棕色固体中的金属元素及价态。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