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前20号元素的单质。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部分产物未列出):
(1)A是 ,C是 。
(2)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D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按照要求将相应序号填入空白中:
A.O2和O3
B.35Cl和37Cl
C.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D.H2和D2
E.CH3CH2CH2OH和CH3-O-CH2CH3
F.C和
N
(1)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___;
(2)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___;
(3)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___;
(4)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___;
(5)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___。
4、电化学自伏打电堆开始,便不断地推进化学学科的发展。伏打电堆示意图如图所示:
(1)将Zn片和Ag片用浸泡有盐溶液的纸片隔开,就可以产生电流,该装置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填“Zn→Ag”或“Ag→Zn”)
(2)利用伏打电堆产生的电流,戴维开创了电化学研究,制得并发现系列新元素,请写出电解制N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已知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 2H2O,现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电解液足量),测得当铅蓄电池中转移0.4 mol电子时,铁电极的质量减少11.2 g。
则A是铅蓄电池的_____(填“正”或“负”)极,写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______,如图2表示电解时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个量x最有可能表示的是_____(填序号)。
a.两个U形管中析出的气体体积
b.两个U形管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
c.两个U形管中阴极质量的增加量
5、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区分胶体和溶液的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
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Cl2O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2O2_______,N2_______
7、(1)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______
(2)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
(3)完全燃烧0.2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18g,碱石灰增重35.2g。则:
①该烃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②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8、下表列出了①~⑩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⑤ | ⑥ |
|
| ⑩ |
3 | ① | ③ | ④ |
| ⑦ |
| ⑧ |
|
4 | ② |
|
|
|
|
| ⑨ |
|
(1)上述元素中,最不活泼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③④⑤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
(3)元素⑥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比较⑥和⑦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9、发展煤化工是推动山西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煤的干馏是煤化工的一种重要途径。
(1)煤的干馏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煤干馏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得到的可燃性气体中的一种成分是___________。
(3)煤焦油中含有苯, 用苯制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
(4)煤焦油经过分馏可以得到萘( ),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5) 为证明上图实验中得到的水层含有氨,可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用电子式表示H2O和MgBr2的形成过程:
H2O__;MgBr2__;
(2)写出CO2、Na2O2、H2O2的电子式:
CO2_;Na2O2__;H2O2___。
11、阿司匹林()能解热镇痛。
(1)阿司匹林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阿司匹林中含氧官能团有酯基和__________(填名称)。
(3)向阿司匹林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阿司匹林溶液具有________性。
(4)根据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断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序号)。
①中和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取代反应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各装置连接成一整套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D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纯净干燥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后,必需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
(2)装置E的作用是___,橡胶管k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装置D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4)装置F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接入D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__________.
(6)整套装置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是(j)接(___)(___)接(f)(g)接(___)(___)接(___)(___)接(a)。
13、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在标准状况下11.2L此化合物的质量为14g,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
14、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2 mL):
实验编号 | 温度/℃ | c(Na2S2O3)/mol·L-1 | c(H2SO4)/mol·L-1 |
Ⅰ | 25 | 0.1 | 0.1 |
Ⅱ | 25 | 0.2 | 0.1 |
Ⅲ | 50 | 0.2 | 0.1 |
①上述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______(填实验编号,下同)。
②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和______。
(2)某温度下,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2Z(g),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X的物质的量/mol | 0.02 | 0.01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①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0~2 s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s)。
②在3 s以后X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达到了______状态。
③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v正(X)=v逆(X)
B.单位时间内有2 mol X生成同时有1 mol Y生成
C.X、Y、Z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15、如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溴和镁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________ (填一种)。
(2)下列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液溴 B.食盐 C.氢气 D.淡水
(3)操作A是_______ 和过滤(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
(4)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 _______ (选填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石灰乳 c.澄清石灰水 d.碳酸钠溶液
(5)向苦卤中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 ,用SO2水溶液吸收Br,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
(6)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