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一部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傅雷在信中不仅与儿子讨论音乐,还讨论文学、戏剧、美术等。
B.傅雷在儿子年幼时,对其严加管教,甚至是残忍地“虐待”,以至于后来悔恨不已。
C.傅雷常常“逼”儿子多写信,是为了慰藉自己和妻子对远在国外儿子的思念。
D.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因为睡懒觉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原因,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B. 望着高耸云间的摩天大楼,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工程建造实力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C. 她将歌曲《九儿》演绎得荡气回肠,而她唱歌时目空一切的神情,也让观众为之倾倒。
D. 随着指挥的手一收,合唱团孩子们优美的歌声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
3、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B. 《马说》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 《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D.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庄子,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礼记》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虽有佳肴》中,用美味来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③李白《送友人》中对仗工整,运用比喻表达离别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贽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
①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
②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③“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④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⑤其实,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远有《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这些名篇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所悟、有所得,同样有利于传播历史。因此,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
⑥事实上,那些无聊无趣的作品,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有网站调查显示,___76.97__%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这是对那些 “手撕鬼子” “石头打飞机”的“抗战神剧”的有力棒喝,更是拒绝历史“泛娱乐化”的民意体现。
⑦“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走出“泛娱乐化”,这样,我们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走向更远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请说说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泛娱乐化”?
【3】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说说第⑥段划线语句的作用。
有网站调查显示,76.97%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
9、根据提示,按要求作文。
今年春节,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抗疫拉开帷幕,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肺炎。我们经历了不一样的假期,见证了不一样的民族,有了不一样的收获。请以“宅家的日子”或以“这个寒假有点长”为作文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③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