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段中的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 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 翩翩两骑来是谁/是马也
D.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谋闭而不兴
3、选出语句排恰当并与上文语意连贯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通常,人们对国家、政治团体或群众组织的领导人,都习惯尊称为“袖”,“领袖”一词可用来赞人为人之表率,某类人中的突出者,人们也习惯称之为“领袖”。
①在古人眼里,领和袖具有表率的作用,所以便的产生了“领袖”一词。
②“领袖”一词来源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服的衣领,衣袖。
③因此,在人们眼中,衣服的这两处是既高贵又醒目。
④因为衣领和衣袖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所以古人在制作衣服时,衣领和衣袖都是单料,很讲究样式,并镶以金边。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这曲子,旋律急促,气势恢弘,当到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小题
沁园春
[宋]刘过
斗酒彘肩①,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②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 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恁③传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注释]①彘(zhì)肩 :猪肘子。②驾勒:强拉。③只恁(nèn):只管。
【1】除作者外,这首词中还提到哪些古代文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至少写两位)。
【2】下面对词中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起笔“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颇具气势,奠定了情感基调,而全词构思奇妙,想象瑰丽,从风格上推断,应该属于豪放派。
B.化用是借用他人的诗句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的修辞手法,上阕中“浓抹淡妆临照台”一句正是化用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上阕中“只恁传杯”的“杯”,与“左手扶炉,炉上有壶”的“壶”,“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D.词的下阕连用了大量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如“去来”“纵横”“东西”“南北”“高下”等等,这些词语妙趣横生,表现出杭州湖光山色之奇美。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文字出自 _________(哪国)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书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8、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1)窗外的人影晃了一下,用压低了的粗嗓门说:“是我,(A)。”接着,他两手按住窗台,纵身一跳,头就同(B)的脸一般高了。“我到你家借宿来了,小弟弟,行吗?”他小声地问。“当然行,那还用说!”……
(A)这才放心,提高了嗓音说:“小弟弟,那帮吃人的野兽正在到处抓我。为了车站上最近发生的事,他们要找我算帐。虐杀犹太人的时候,要是大伙心再齐点,本来可以给那帮灰狗子一点厉害看的。可是人们还没有下火海的决心,所以没有干成。现在敌人正盯着我,已经两次设埋伏要抓我了。今天差点给逮住。小弟弟,我打算在你家抛锚,停几天船。你不反对吧?行。那就好了!”
(2)青春终于胜利了。他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他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整本书谈谈主人公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并从中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9、他(她),点亮我的心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