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B.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C.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D.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
2、下表是初中生小亮所在年级的一次研学行程安排。小亮在研学总结手册中写道:走进千年古都洛阳了解了古人在劳动中创造出来辉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接续努力、热爱学习,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研学旅行( )
“漫游千年古都追寻华夏文明”研学行程安排 | ||
时间 | 研学安排 | |
第1天 | 上午 | 接站 |
下午 | 洛阳博物馆 | |
第2天 | 上午 | 龙门石窟 |
下午 | 洛阳老街 | |
第3天 | 上午 | 大运河博物馆 |
下午 | 洛邑古城 | |
第4天 | 上午 | 唐三彩制作 |
下午 | 返程 |
①实现寓教于游,可以替代校内学习
②有利于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
③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堂走向生活
④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所有缺点,实现自我超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政务服务平台上,某中学生反映环卫工人只有两套冬夏共用的长袖工服,建议为环卫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很快当地城管分局回应诉求,为环卫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气和吸汗性更好的短袖工服。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中学生行为的正确看法是( )
①拓宽民主渠道②善于斗争③行使监督权④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管分局的做法是( )
①对劳动者的尊重②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③为促进社会和谐④从精神上关怀劳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学生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强自律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首次以网络视频形式进行,记者和代表们“隔空”对话,别样精彩。可见,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是( )
A.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B.网络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C.要依法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6、如今,全国各地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劳模,劳动模范日益成为全社会最闪耀的群体之一;“劳模创新工作室”遍布全国各地,示范带领各行各业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崇尚劳动,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②劳动有体力和脑力之分
③中国人民用劳动成就辉煌④劳动者所处的岗位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如果让你对漫画中的学生进行劝说,你会说( )
①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②沉迷网络,会损害身心健康
③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
④网络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 )
①青年担当责任②思维敏捷,积极探索
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④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②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③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④服务和奉献社会能得到物质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某官员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该官员当庭表示认罪悔罪。该案例警示我们( )
A.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法不可违,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法院给予相应的处罚
D.我国法律专门严惩政府高级官员
11、“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 遵守“一米线”规则,有助于营造安全、舒心、有序的公共环境。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④破坏社会秩序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期间,杭州对地铁站等实施整改,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出行体系:地铁、商超、公园等场所提供无障碍预约服务,方便残疾人出行。这说明( )
①要为他人做好一切事情②应该欣赏他人的闪光点
③关注和重视残疾人④能平等待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具有强制性
14、下图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 )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B.学会信息节食,防止沉迷网络
C.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D.认清网络弊端,拒绝使用网络
15、近日,旨在“褒诚信、惩失信、扬法治”的“晋立信・山西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在太原上线。该平台集法院监督管理、银行审核勾选、平台曝光发布、媒体新闻监督等功能于一体,把惩治“老赖”工作从法院的单打独斗变成社会综合治理,营造了违法可耻、失信者亏的社会氛围。材料启示我们( )
A.讲诚信彰显美德,用法律促进道德
B.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
C.讲诚信不分情境,均应当一诺到底
D.要构建诚信社会,唯有靠法治力量
16、浏览了楼盘信息,就接到销售电话;搜索过一个物品,就收到类似产品的广告……这( )
①表明网络中个人信息已实现共享 ②表明在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③告诫我们要远离网络 ④警示我们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8、苏州市某中学向学生发出倡议:“关爱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发出该倡议是因为( )
①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②有利于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③可以避免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化过程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接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2023年的“3·15”晚会曝光了“调出来的假香米”、“打脸”化妆品、苦情戏的“局中局”、“谁在操控网络水军”、“藏在头上的刀片”等问题。当你因上述问题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下合法维权方式次序合理的是( )
①通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解决
②自行与商家和解
③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20、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实验等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出舱活动( )
①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②彰显着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的能力和底气
③说明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唯一抉择
④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晓刚认为我们还是中学生,宪法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判断:
理由:
22、某校同学参与了“法律伴我行”的问卷调查,下面摘选了其中一位同学的回答。
问题一:宪法和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样的吗?
答:宪法和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都是国家的根本法。
问题二:在餐馆用餐后,结账时索要发票,商家想要送你一瓶饮料来代替发票。你会怎么做?
答:欣然接受,这瓶饮料超市也买6块多钱呢。
该同学的两个问题的回答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3、认真观察漫画,请你分别对小林、小东、小明同学的言行进行评析。
24、【回望百年奋斗无愧祖国人民】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为了庆祝二十大胜利闭幕,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知党爱党跟党走”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党,跟党走,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出一个活动方案,并写出具体的步骤。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到红旗渠参观研学。你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本次活动的讲解员,请写出理由。
(3)参观过程中,你发现游客中存在插队、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请你向景区负责人提两条建议解决这些问题。
(4)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里程,在同学们的交流中,你对党有哪些新的认识?
(5)此次活动中,你了解党员的奉献和党的历史后,青春的你准备如何永运跟党走?
25、观察下面社会关系网状图。假设中心的人物是你,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人和你是什么关系?是什么把你和他们联系起来的?
(2)假如以我们自己为“结点”,为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为周围人彼此之间的关系连线,最后是不是会得到一个辐射面很大、错综复杂的“网”呢?请说明理由。
26、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7、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8、 材料一:2018年6月20日,青岛9路公交车因车窗潲雨,有个座位积了水一名小学生模样的男孩看到后,掏岀纸巾擦干,然后跟旁边的乘客说“可以坐了”,他自己则继续站在旁边。小男孩的这一暖心举动感动了无数青岛市民,短时间得到了大量的网友点赞。
材料二:2018年10月16日,江苏溧阳的孔女士到学校给儿子送东西,走到教学楼后,她发现老师们正在上课,学生们听得也很认真,她担心高跟鞋声音太响影响学生听课,这位暖心妈妈竟悄悄脱下鞋子,赤脚跑了四层楼。这一幕恰巧被学校一名教师发现分享到网络,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1)上述两则材料中主人公的做法主要体现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2)我们应如何向小男孩和孔女士学习?
(3)为“好人”点赞!请你列举2个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类似的行为。
材料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一处僻静路段,八年级的小东和小明,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名同学实施抢劫,那位同学看上去很害怕的样子。这时,小东和小明应……
(4)请你给材料三中的故事续写一个正确合理的结局,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