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下列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于1937年
B.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没有得到外来援助
D. 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2、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事件是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某班同学为-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吹响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展开风云新征途
C.八一枪响,军旗迎风升起
D.两军会师,开辟革命新道路
4、电影《八佰》塑造了一群中国官兵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的英雄事迹。指挥这次战役的爱国将领是
A.姚子青 B.谢晋元 C.赵登禹 D.佟麟阁
5、1964年10月,我国爆炸成功的是( )
A.导弹 B.氢弹
C.原子弹 D.中子弹
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萧华创作的《过雪山草地》一曲的歌词,这首歌词主要反映出红军在长征中铸造了(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国际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忠诚精神
7、在人民解放军进入南通之前,大生一厂已经宣布停产。解放军进驻南通之后,帮助厂方恢复生产,但该厂连续亏损。直到1953年,该厂终于扭亏为盈,当年盈利60.8万元。大生一厂扭亏为盈得益于
A.公私合营的政策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新中国的成立
D.国家给予资金支持
8、下图板书横线处的内容是
中共十九大 1.时间: 2017年 2.地点:北京 3.主题:不忘实心,牢记使命 4.确立的指导思想: ________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傅作义
C.李宗仁
D.张自忠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国际主义精神
B.“铁人”精神
C.艰苦奋斗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11、下图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
A.爆发原因
B.兴衰过程
C.主要特点
D.深远影响
12、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
B.
C.
D.
1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对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1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相关的是
A.建立光复会
B.兴办大生纱厂
C.领导北伐
D.提出“三民主义”
15、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下列事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关的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6、蒋介石电文:“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7、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美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俄国、日本
18、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与印度的章西女王,具有的共同点是
A.都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
B.都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C.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
D.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19、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退往台湾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20、孙中山所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 B.光复会 C.兴中会 D.华兴会
21、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2、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回顾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雄 关 漫 道 真 如 铁 |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 ①____促进了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并且为了提高我国海防建设,他又筹建②____,是清朝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舰队。 | |
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③____,因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最终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临行前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新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④____,并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⑤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
1918年,⑥____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了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 ||
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上海开幕,因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⑦____南湖的一艘游轮上进行,最终完成了会议议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此精神也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
24、_______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__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6、请“对号入座”,勿“张冠李戴”。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的条约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8、填空题。
(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和______。
29、__________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___________。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31、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2)“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是指哪里的农民?
(3)最初开放的经济特区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哪个?
(4)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谈判,多少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19世纪)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材料二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和作用。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