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说:“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立起一个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这段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性利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西藏和平解放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3、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安庆起义 B. 广西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萍浏醴起义
4、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理解错误的是( )
A. 背景 B. 目的 C. 过程 D. 意义
5、某班同学为开展“中国航天日”活动收集到下面几张图片。你认为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影响
B.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
C.人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6、中共十九大确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A.毛泽东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兰考人民深情地说:“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去世之后,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邓稼先
8、新编《中国历史》某单元的目录,出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关键词,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抗击列强侵略者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9、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A.肯定了民主自由原则 B.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任务
C.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0、1979年、中国收到了一个新的“好友申请”,这一年双方互加好友、中国与该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前,两国关系在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后已开始走向正常化。据此可知,这个“新的好友”指的是( )
A.苏联
B.日本
C.美国
D.缅甸
11、下图是由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下列历史事件中,与该校徽反映的历史没有关系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为庆祝祖国 70 华诞,某班同学准备筹办“辉煌 70 年”的主题展览活动,下列四张照片中不能入选的是
A.开国大典
B.东方红一号卫星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2008年奥运会
1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开国大典
B.人民公社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
14、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C.1862年,曾国藩的湘军围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15、“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材料中的红船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6、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A. 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 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C.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17、“文革”结束后,中国人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和“计划经济崇拜”的藩篱。其中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四人帮”被粉碎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18、“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农民战争( )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她的这番表现是因为刚经历了哪次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是( )
A.扩大
B.继续与扩大
C.继续
D.没有关系
21、改革开放是在________会议上提出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
2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3、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为司令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4、读图
(1)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①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图中①所代表的地名________。
(2)图中④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④为甘肃的________。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上图是两个历史人物合影的照片,该照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
(4)照片中“下面人物”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国民政府陪都谈判。““下面人物” 是________。
25、A两弹元勋 B石油工人—铁人 C党的好干部 D解放军的好战士 E援藏干部的代表
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孔繁森 ④雷锋 ⑤焦裕禄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26、1894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1898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
27、文学成就: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______》《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______》、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2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___
29、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______和厦门。1988年,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30、_______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1、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根据提示信息,完成下题。
(1)1840年英国对清政府发动__________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之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_,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_________,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______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格局?说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战役,各举一例。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2点)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33、《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4、历史有多种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照片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等。
(照片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一 下列历史照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请从材料一的照片中任意选取两个的历史事件,并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照片中的历史事件与提炼的主题之间的关系。(要求:主题立意明确精炼;史实选择准确;阐释说明逻辑清晰,表达明确)
主题1 | 照片(填序号) | 用所学知识说明 | |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 | 示例:①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
| ||
主题2 | 照片(填序号) | 用所学知识说明 |
|
|
|
|
|
|
|
|
(文学作品中的共和国史)
材料二 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大河》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部分)如下:
宋运辉:1978年高考进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营企业金州总厂,当上了技术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金州总厂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迈入国际市场。
雷东宝:小雷家村党支部书记。他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承包书。20世纪八十年代他带领乡亲们创办砖窑厂、电缆厂等。1986年小雷家村进行改造,村民纷纷搬进新居。
杨巡:个体户出身,一直怀有创业梦想。他从卖馒头开始,后来经营电线、电缆。1992年他投资建造电器建材市场。1994年收购木器厂,建设新市场,成为大型民营企业。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完成表格。
要求:从上述人物的生活经历中提取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并分析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人物:宋运辉 |
| |||
小说情节(抄写材料原文) |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历史事件的作用 |
| |
1 |
|
| 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
|
2 | 金州总厂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从雷东宝、杨巡中任选一位) |
| |||
小说情节(抄写材料原文) |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历史事件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