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因_______--而元气大伤,并迅速从兴盛的巅峰滑向败亡的边缘。”材料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2、“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北京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下列历史事件与这所百年名校无关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5、1954年9月,张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去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开国大典
6、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样式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
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加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A. 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 西方服饰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C. 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 社会习俗变化,体现鲜明的政治色彩
7、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长征一号
D.嫦娥一号
8、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 出的著名论断是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兵民是胜利之本
9、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小平——中国梦
B.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0、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民主集中制 D. 四项基本原则
11、2015年3月1日,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15件珍贵展品遭窃,其中包括清朝乾隆年间的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如下图)。失窃的麒麟原为圆明园藏品,致使其流散海外的侵略者是( )
A. 美俄联军 B. 英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建立独裁统治而倒行逆施,在其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活动中,引发“二次革命”的是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C.刺杀宋教仁和武力镇压国民党 D.解散国民党
1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马斯顿战役
B.萨拉托加大捷
C.约克镇战役
D.来克星顿的枪声
14、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
A. 思想﹣制度﹣技术 B. 制度﹣技术﹣思想
C. 技术﹣制度﹣思想 D. 思想﹣技术﹣制度
15、以下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A.康有为
B.杨锐
C.谭嗣同
D.刘光第
16、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由此可见,新中国的成立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C.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独立和解放
D.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7、与辛亥革命相比,在反封建方面,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 号召民众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C. 积极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18、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这个艺术珍品流失在海外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0、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2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______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2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标志是 ______ 。
23、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___,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4、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宣告成立。《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6、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___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2)中国地主阶级被消灭——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5)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8、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30、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适时调整______政策。
31、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列举下面中共在革命时期的主要行动。
(1)反抗国民党,打响第一枪
(2)主动出击日军,破坏交通线和据点
(3)江淮儿女,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战役
32、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法战争(1883—1885年)结束至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爆发,此前屡遭西方列强蹂躏的清政府,在这十年时间,几乎风平浪静。但是除了洋务运动稳步推进外,清政府更加偏离世界发展大势。面对蓄谋侵华已久、虎视眈眈的日本,慈禧太后玩弄权术,打压光绪帝,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大搞生日庆典;主战派与主和派盲目争斗内耗;李鸿章寄希望于外国调停,不做积极备战;部分士兵贪生怕死,听闻要去前线就嚎啕惊叫;普通民众不知有国不愿当兵……
——摘编自《人民网·文史频道》
材料二
驻守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写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图片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该事变有何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33、请写出下列四幅图的名称。
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 图四__________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推翻了哪个王朝?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