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下列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八一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2、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不同的之处是( )
A.解放农村生产力 B.土地性质不同
C.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3、“1956年7月13日,一辆崭新的深绿色汽车驶出装配车间。万余名工人夹道欢迎,庆祝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了。”材料中“解放牌”汽车是什么时期间制造出来的( )
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4、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联咖他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长征
A.粉碎了国民党的五次围剿
B.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D.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5、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1948年
B.公元1949年
C.公元1950年
D.公元1951年
7、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
A. 国门被打开 B.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 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8、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大力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我国实施了( )
A. 科教兴国战略 B. 科技强军战略
C. 人才强国战略 D. 科学发展战略
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在于( )
A. 它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
B.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C. 它真正反映了人民的利益
D.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0、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是
A. 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B. 开放地区由内地向沿海发展
C. 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
D. 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
11、据日军 《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中国台儿庄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战役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 李宗仁 B. 彭德怀 C. 蒋介石 D. 杨虎城
12、下图漫画家意在( )
A.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B.说明大跃进中浮夸风的严重性
C.指明计划经济忽视了客观规律
D.表达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
13、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14、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 西门子 B. 史蒂芬孙 C. 爱迪生 D. 卡尔·本茨
1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 B. 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
C. 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 D.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
16、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是( )
A. 《敬告青年》 B. 《文学改良刍议》 C. 《庶民的胜利》 D. 《孔子与宪法》
1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A. 尼克松
B. 基辛格
C. 克林顿
D. 罗斯福
18、《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言之有理即可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相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19、“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①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④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学习了辛亥革命一课后,归纳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是“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并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檀香山——东京——南京 B.檀香山——广州——南京
C.东京一一檀香山——南京 D.东京——武昌——南京
21、_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______。
22、______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戊戌变法触犯了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因历时103天,又被称为“ ”。
24、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5、意义: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26、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诞生了。这里是________。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这里成立。这里是________。
(3)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是________。
27、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8、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9、1953年,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原则。今天,这一原则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30、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新华网北京2015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4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
(2)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3)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在哪里?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
(4)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是什么?
(5)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
32、举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那么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被迫开放的港口有哪五个,说出其中两个。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请回答:
(1)邓小平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什么伟大构想?
(2)在上述邓小平构想的指引下,我国已经实现了哪两地的回归?谈谈这两地回归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