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河南洛阳2025届初三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中共十六大上首次被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开展人民公社会运动

  • 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英雄模范的搭配,正确的是( 

    A.“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B.“铁人”——黄继光

    C.“解放军好战士”——焦裕禄 D.“两弹元勋”——邓稼先

  •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这一规定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 )

    A.民主 B.民族 C.民权 D.民生

  •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7、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D.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 8、打破长期以来个人的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 粉碎四人帮

  • 9、尼克松在回忆他访问中国时说:“我走完扶梯台阶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東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应当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敌对 C.中美贸易战 D.中国崛起冲击美国所领导的世界秩序

  • 10、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1、为克服小私有制的弊端,使生产和农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全国范围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

    A.1950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5年

  • 12、1985年,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改革管理体制 C.改革所有制结构 D.改革分配制度

  • 13、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城镇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14、在“百度”搜索引击中输入“1955,周恩来,求同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A. 日内瓦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巴黎和会

    D. 万隆会议

  • 15、下列不属于“三大改造”的是

    A.农业 B.手工业 C.重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 16、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78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54年

  • 17、“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 两岸关系的发展 D.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18、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间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A. “一国两制” B. 两岸“三通”

    C. 和平统一方针 D. 一个中国原则

  • 19、有人用“开始与发展(1972.2~1974.8)→推迟与曲折(1974.8~1978.1)→最终实现(1978.1~19791)”来概述中国与某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据此判断该国是(  )

    A.苏联 B.朝鲜 C.美国 D.日本

  • 20、周恩来总理说:“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方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材料中“新的政策”指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2、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 23、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2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2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 27、(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8、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 29、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3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此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2、简要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3、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强调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像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下图是1978年12月,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的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材料三  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邓小平在深圳纪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强调造成“亡党亡国”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对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确定了什么指导方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创造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邓小平关于深圳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讲话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小岗村的农民和邓小平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