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5年初的两个月内全国新办的农业合作社有三十八万多个,其中相当部分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建立的;北京东来顺羊肉店在公私合营后,由于不适当的变动了原有的货源甚至是操作方法,使食品的质量下降,引发顾客不满。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存在不足
B.资本家对公私合营普遍不满
C.农业改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D.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2、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改革,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的40%。材料中的“改革”最有可能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建立人民公社 D.国有企业改革
3、记录片《铁人“王进喜”》摄制组将赴实地拍摄。他们选择的外景地应该是
A. 西藏阿里
B. 大庆油田
C. 辽宁抚顺
D. 河南兰考
4、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它”是指( )
A. 上海浦东 B. 厦门 C. 深圳 D. 浙江
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经济新体制的是( )
A.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 的两位领导人是
A. 毛泽东和孙中山 B. 毛泽东和邓小平 C. 孙中山和邓小平 D. 刘少奇和邓小平
7、“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希翼宝岛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香港、澳门回归
C.西藏和平解放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8、“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传播
B.五四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第一次国共合作
9、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这种“解放”侧重于:
A.民主政治的建设 B.人民思想的解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10、从1979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084万吨,棉花平均每年增产17万吨,油料、水果、牲畜等农牧产品的产量1986年比1978年翻了一番。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1、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括了新空间的是( )
A.完成三大改造
B.包产到户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2、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被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以表彰其为我国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我国下列哪一杰出人物与于敏最为类似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1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9748元人民币,但仍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②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③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④我国现在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4、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 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15、以下三幅图片说明
A. 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宰
B. 中国建设成就日新月异
C. 中国北京是世界的贸易中心
D.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6、阅读《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从中你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反映了三大改造的成果
③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1978年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越来越多。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铁路建设领先世界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18、李明在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大事年表转化成了年代尺示意图。他整理的知识主题是
A.台湾对大陆政策的调整
B.大陆对台湾政策的调整
C.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的交往
D.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材料中的“战”应指(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淮海战役
D.挺进大别山
20、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领导人是
A.朱德 B.聂荣臻 C.毛泽东 D.周恩来
21、“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2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6、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27、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都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清明节前后,上百万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4月5日,活动遭到“四人帮”的镇压。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统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材料五 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杨照德《“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
(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了解新中国成立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3)了解新中国航空航天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4)了解文化大革命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5)了解一五计划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6)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____________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29、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31、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32、“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容应对,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措施及人物。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950年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的文件。
(4)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哪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部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创办于160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
——部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现象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为此,国家引导农民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2)据材料二,1957年同仁堂的企业性质是什么?除公私合营外,国家还采用什么政策改变了同仁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请再列举一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创新举措。
(3)给以上问题的探究拟一个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