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东中山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按照________顺序记叙了他难忘的第一次盼望,作者在这一天的心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一诗中,作者用“_________ ”一词,写织女的手的形态—— 纤细柔长。“ _________ ”一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 ____ ”字形象地写出了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织布,只是伤心地抚弄着机杼。

    (3)在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______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时光如此匆匆,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或格言)来警示自己珍惜时间。

    (4)________________ ,失道者寡助。(《孟子》)

    (5)壮志饥餐胡虏肉,_______________。(岳飞/《满江红》)

    (6)________________,廉若清风漾九天。《扬州楹联》

    (7)_______________ ,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

  • 2、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 ,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   __________

    2.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  __________

    3.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__________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有——_______   年轻——_______ 大方——_______   健全——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hōng míng jǔ sàng yī jīn pān dēng yōu lǜ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5、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共赏    ______)(______人口

    余音______)(______    巧夺______)(______

    (1)小作者真是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构思_____________

    (2)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2】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3】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潋滟___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雨亦_________ A.奇怪。 B.奇妙。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个“跳”字,一个“______”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______。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______”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3】这两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其中诗句中的“湖”是杭州西湖。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晴方好”想开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能想到其他诗人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倡议书,完成练习。

    “节约用纸”倡议书

    同学们:

    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

    据统计,节约1500张纸,就等于少砍伐一棵树,然而我们周边浪费纸张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们发出节约用纸的倡议,从今天起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撕纸张,一张纸两面用。

    2.不乱扔纸张,集中废纸回收再利用。

    3.未用完的练习本装订成册,做草稿本。

     

    黄杨小学少先队

     

    【1】这份倡议书有两处格式问题和一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节约用纸”这一倡议,再补充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趾。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掉受伤的脚趾,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朋友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一两次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1.写出近义词

    果断 ——(   )  蕴含 ——(   ) 

    果然 ——(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4.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片段。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biàn pián)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huǎnɡ huànɡ)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   )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xiū   xiōu),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好容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

    【5】用“          ”画出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 12、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和朋友都跑来了。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森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前,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了一种复杂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拗口。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另一座城市去读书。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祥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伤感。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一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给文章第五自然段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作者两次抗议妈妈喊他小名时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

    (1)第一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抗议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表情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车站送别时,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写妈妈,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可不可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成为最美“逆行者”。一份份请战书、决心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是战胜疫情的决心,是对国家深沉而博大的爱。他们是民族的英雄,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击疫情的时代赞歌。

    【1】根据字典中“逆“的释义,结合语境,对“逆行者”这个词语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走寻常路的人

    B.唱反调的人

    C.叛逆的人

    D.迎难而上,舍生忘我的人

    【2】下面句子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武汉人民在送别即将离鄂的医务工作者时,用诗句表达真挚的谢意,下列可能是送给河南医疗队的一项是( )

    A.格桑花开时,草原再相聚。

    B.桂林甲天下,丽水暖人心。

    C.长江黄河姊妹情,近邻冷暖最相知。

    D.木棉花开,冬去春来。

  • 1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籍面临的危机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信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誉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回答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添枝加叶(扩句)

    詹天佑是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枝剪叶(缩句)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地球同宇宙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病句。

    两个学校的乒乓球队正在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 17、仿照示例,选择一个词语,试着写一写符合这个词语的情景。

    备选词语:悲伤 高兴 入迷 震惊 害怕

    例:我选悲伤:天黑沉沉的,只有远处的一盏台灯蒙蒙地照亮脚下的路。走在路上,雨丝渐渐密集起来,冷冷的,像寒针,手里已揉皱的试卷一次次攥紧,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我选: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

    1.题目:有 ,真好

    亲爱的同学,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有带给你美好的体验和内心的感动吗?想一想,写一写吧。

    2.要求:围绕“真好”选择材料,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