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东揭阳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推荐课外阅读古诗词和整本书,完成下面的题。

    (1)诗句填空。

    ______________,伯牙绝弦已无声。

    ②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

    (2)整本书阅读

    ①《老人与海》里老人的职业是_______,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

    ②本学期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渡口   )的光晕   )的精神

      )的热情   )的美丽   )的风笛声

     

  • 3、按要求填写词语。

    (1)写出描写场面的四字词语,如: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英雄形象的四字词语,如:坚强不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想象有关的四字词语,如: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汉字英雄。

    形声字,从火,息声;本义:火熄灭;其字形历经如下演变:

    (1)综上所述,我知道这个字是:( );它的第十二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音序是_________;除部首外,再查______画。像“熄”这样的形声字有很多,我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

    (2)知晓汉字意义,做汉字英雄,“熄”字意思我会选。(填序号)

    A.消亡;平息;止        B.火熄灭        C.灭灯

    火苗已( )        随手( )        安居而天下( )

  • 5、查字典。

    ①“字的音序是________,组词是________。

    ②“字的音序是________,组词是________。

    ③“字的音序是________,组词是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的韵脚是____________,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乱花”的意思是(________

    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

    (2)“渐”的意思是(________

    A.渐渐。 B.进。

    (3)“欲”的意思是(________

    A.副词,将要。 B.欲望。

    【3】解释下面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________

    (2)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________

    (3)“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________

    (4)“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态,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________

    【5】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并答题。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突出了蜂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品味本诗,说说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快乐屋。

    劝  学  诗

    (唐)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对读书有四:一患  

    二患

    三患

    四患

    3结合本册书中两首阐明读书道理的古诗和自己读书的实际情况,写写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者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突兀:________

    聚集:________  

    (2)外洞的特点是________。  

    (3)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说明方法来说明外洞的大。  

    (4)“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 10、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很快我就发觉自已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   ),两臂累得(   ),汗水(   )。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1补充完整文段。

    2从括号里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桥》节选

    ①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②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③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④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⑤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⑥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⑦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⑧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⑨一个老太太,被人挽扶着,来这里祭奠。

    ⑩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短文第①自然段属于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2】短文第④段表现老汉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再联系相关情节写一写,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支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老汉会喊什么呢?请把你的想象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请写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小,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文中的绿毯____________ 白色的大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   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出来。

    3作者初到草原,开始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材料一】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近年来,虽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不尽如人意,六成以上学生平时睡眠时间不达标。其中,调查小学生和初中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如下表:

    表1:小学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平时(%)

    双休日(%)

    8小时及以下

    24.8

    9.4

    8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

    43.7

    19.5

    10小时及以上

    31.5

    71.1

    表2:初中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平时(%)

    双休日(%)

    7小时及以下

    22.4

    5.4

    7小时以上9小时以下

    41.8

    12.5

    9小时及以上

    35.8

    82.1

    【材料二】

    睡眠质量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对中小学生来说,首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学业压力。随着年级和学段的增长,升学压力增大带来的作业量增加以及相互竞争的加强,都对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产生不利影响,与之形成的心理压力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作用,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调查中42.0%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相对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长更短,入睡时间更晚,睡眠问题也更多一些。

    【材料三】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保障每天锻炼1次及以上的学生不足50.0%,27.9%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少于2次。研究还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因心理障碍造成的睡眠障碍,可以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因此,体育锻炼不足也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

    【1】数据显示,小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及以上,初中生9小时及以上的调查结果是怎样的?(       

    A.平时三成多,双休日能达到七至八成。

    B.平时三成多,双休日能达到四成多。

    C.平时两成多,双休日能达到七至八成。

    D.平时两成多,双休日能达到四成多。

    【2】与平时睡眠时间相比,小学生双休日睡眠时间有什么特点?(       

    A.变化不大

    B.明显增加

    C.明显减少

    D.不能确定

    【3】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请联系材料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读初中的林明同学睡眠时间一定比读小学的李强同学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 14、   ________

    唐朝时,有个叫吴道子的人,少年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柏林寺”,便走了进去。

    吴道子迈进院内,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是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 )走到哪里,老和尚( )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始他还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腻烦了,画起来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子。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个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早起晚归学画水珠浪花,( )风天雨天,( )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吴道子画水很有长进。万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了。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吴道子这样有志气,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来。整整九个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里边,精心构思壁画。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院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老和尚心里有底,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的画成功啦!”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刻苦地学画,终于成为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在文章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哪些句子能看出《江海奔腾图》画得逼真?请用横线画出来。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吴道子的《江海奔腾图》,请写出两个。

    ________ ________

    4我能提取文章重要信息,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吴道子成为“画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月色皎洁、清亮如水的景象。(仿写句子,要求引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他走起路来慢吞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地方的噪音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运用相同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凄凉(荒凉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凉(悲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扩写句子。

    1.战士保卫边疆。

    2.洪水淹没了村庄。

    3.海鸥飞过海面。

    4.兄妹俩陶醉了。

    5.小马驹瞪着眼睛。

     

  • 19、读例句,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并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的声音最难听。(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感情。(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喜欢这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梦想空间。(发挥想象写一写

    课文最后1个自然段写了我们来到索溪峪以后变的表现,如果你也来到了索溪峪,你可能会怎样呢?请你联系课文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