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清(_____)秀 (_____)红柳(_____) (_____)(_____)争艳
(_____)色满(_____) 山穷(_____)(_____) 五光(_____)(_____)
2、给多音字组词。
jiào jué
觉——( ) 觉——( )
zháo zhe
着——( ) 着——( )
lěi lèi
累——( ) 累——( )
3、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环绕 风景(_____)(_____) 五(_____)十(_____)
点点(_____)(_____) 蒙蒙(_____)(______) (_____)(_____)闪闪
4、多音字组词。
种zhǒng______ zhòng ______
长cháng______ zhǎng ______
没 méi__________ mò______
落luò________là ______
5、填写反义词。
(______)对丑,(______)对暖,贫对(______),易对(______), (________)对温饱,危险对(________)。
6、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过年了,大jiē小巷真rè nao
,全家一起欢欢喜喜吃tuán yuán
饭。
2.古人把bèi ké当作饰品戴,还把它当作qián bì
。
3.台wān大陆隔海xiá
,各mín zú
,情yì
深,是一家。
4.今天的午餐可丰盛了!有kǎo yā、shāo jī
、chǎo dàn
……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绝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的景色。 ( )
(2)《雷雨》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描写的。 ( )
(3)“天然的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等。( )
(4)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印成的书。 ( )
8、我能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鹿”的部首是“广”。 ( )
【2】“炒、烤、蒸、煮”中,偏旁“火”与“灬”,多与“火”有关。( )
【3】“当一只虫子,一点儿都不好。”读这句的时候应强调“一点儿”。( )
【4】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 )
【5】遇到问题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需要自己的判断。( )
9、读一读,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1.读了《猴子种树》的故事,我们懂得了做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光听别人的话,对认定的目标,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
2.“碌”用部首查字法,要查部首“石”,除部首外还有6画。( )
3.《找骆驼》中的老人明明知道骆驼在哪里,就是故意不告诉商人。( )
4.“刚被太阳收拾去”的下一句是“几度呼童扫不开”。(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_____)
2.《寒号鸟》告诉我们不能得过且过。(_____)
3.《江雪》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看见许多鸟在江边的雪山上飞。(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热带鱼可好看啦!
小热带鱼的身子是三角形的,全身金黄色。尾巴是黑色的,也是一个三角形。
小热带鱼的头上长着一双小小的圆眼睛,一张尖尖的嘴巴,嘴巴下面还长着两根又长又黑的胡子呢!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第2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 和 。第3自然段主要写小热带鱼的 、 和 。
【3】小热带鱼长着一张 的嘴巴,它的身子是 色的,尾巴是 色的。
【4】你喜欢小热带鱼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猴戴眼镜(jìng)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fénɡ)补(bǔ)衣服,它就问这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chǔ)。”
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mó)模糊(hū)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ūn)眼花,差点摔(shuāi)跤(jiāo)。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需要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模模糊糊
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正确的打“√”。
小猴的妈妈需要戴(近视镜 老花镜),小猴的奶奶需要戴(近视镜 老花镜)。小猴戴上妈妈的眼镜,觉得(模模糊糊 差点摔跤);戴上奶奶的眼镜,觉得(看得清楚 头晕眼花)。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从文中找出来并用“ ”画出。
13、阅读理解
我自己
早上起床,奶奶要帮我穿衣服。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穿。”
上学路上,爷爷要帮我拿水杯。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拿。”
做完功课,爸爸要帮我收拾学习用具。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收拾。”
袜子脏了,妈妈要拿去帮我洗。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洗。”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手一( )衣服一( )袜子一( )水杯
【3】选择词组填空。(填字母,
奶奶要帮我( ),爷爷要帮我( ),爸爸要帮我( ),妈妈要帮我( ),我说我有一双手,不用他们帮。
A. 收拾学习用具 B. 穿衣服 C. 洗袜子 D. 拿水杯
【4】“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帮“我”?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不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我”做得比他们好。 (_____)
②“我”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_____)
【5】你认为“我”是一位的小学生。你想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
【6】你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家里你一定自己收拾过房间吧!拿起笔来,按顺序把你收拾房间的经过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直通车。
《我是什么》节选
有时候我很温和(hé___huo),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好事,发电,灌溉……我也做过坏事,淹没(méi__mò)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让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我是什么?
1.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你一定能猜到,“我”是__________。
3.用“有时候……有时候……”写一句话。
4.说说“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有什么关系?
5.“我”做过的好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过的坏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
朱德的扁担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填序号)
①朱德同志领导战士们挑粮、打仗。
②介绍“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的来历。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朱德同志很劳累?用“ ”在文中画出来。
【3】大家还会再藏朱德同志的扁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______________
2.老师一边说,一边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
____________
3.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____________
4.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么小的洞还用补?
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例:红领巾被她洗干净了。
她把红领巾洗干净了。
大火被消防战士们扑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
2.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葫芦藤上结了几个葫芦,________________。
3.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狐狸 这时 跑了过来有 只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进步的 人类 是 书籍 阶梯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敬爱的______,他和傣族人民一起过______节。
2.这个学期我读了许多课外书,我最喜欢《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喜鹊在树上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透明的露珠像______________。
(3)例:青蛙想卖掉泥塘。→青蛙想把泥塘卖掉。
小明扔掉了香蕉皮。→___________________
(4)例:老虎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森林里。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游乐场。
20、我是小作家。
仔细看图,画的是哪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习作要求:注意图片内容的变化,合理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