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人站在船上撑竿使船离岸,关于人与物体的作用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与人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是否存在其他力无关
B.人对撑竿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撑竿发生了弹性形变
C.人站在船上对船的压力增大,则人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人对船的压力与船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
B.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
C.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且大小为
D.前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3、疫情肆虐,研究表明戴口罩仍是当前最经济有效的防疫措施。为了研究口罩弹性绳对耳朵的弹力大小,某物理探究小组测量图(a)所示口罩两侧弹性绳的劲度系数。
①将两条弹性绳A、B端拆离口罩并如图(b)在水平面自然平展,总长度为51cm;
②如图(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缓慢拉A、B端,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2.0N时,总长度为81cm。不计一切阻力,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
A.图(c)中,每条弹性绳的形变量为30cm
B.图(c)中,口罩两侧均受到4.0N的弹力
C.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
D.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
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神舟十七号绕地球做椭圆运动,且椭圆的远地点与圆轨道相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在核心舱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若两者在各自的轨道上稳定运行,则两者在切点处的加速度相同
C.若两者原来在同一圆轨道上,神舟十七号可以沿切向喷气加速追上核心舱
D.设轨道所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若不加干预,核心舱的轨道高度将缓慢升高
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挂上重物时,重物静止时指针
正对刻度尺的
位置;当更换
重物时,重物静止时指针
正对刻度尺的
位置,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挂上重物时,重物静止时指针
正对刻度尺的
位置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尺的
位置
D.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尺的
位置
6、如图所示,助跑器多用于短跑赛场上,在起跑前用力一蹬,帮助运动员进行加速的同时减少跑步带来的肌肉拉伤概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对助跑器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B.助跑器给脚一个向前的力
C.脚对助跑器施加的力和助跑器给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脚对助跑器施加的力小于助跑器给脚的力
7、小明同学将手中的空可乐罐水平扔向垃圾桶,可乐罐的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把可乐罐扔进垃圾桶,小明可以( )
A.只减小扔可乐罐的初速度
B.只减小扔出可乐罐时的高度
C.只减小扔出可乐罐时人与垃圾桶的水平距离
D.以上说法均不可能实现
8、如图,上网课时某同学把手机放在斜面上,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手机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手机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斜面对手机的支持力小于手机重力
C.斜面对手机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D.斜面对手机的作用力的小于手机重力
9、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后救援队携带的救援工具之一是扩张机,如图所示是扩张机的原理示意图,A、B为活动铰链,C为固定铰链,在A处作用一水平力F,滑块B就以比F大得多的压力向上顶物体D,已知图中2l=1.0m,b=0.05m,F=400N,B与左壁接触,接触面光滑,则D受到向上顶的力为(滑块和杆的重力不计)( )
A.3000N
B.2000N
C.1000N
D.500N
10、一只蜗牛沿着树枝从左向右缓慢爬行,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A.树枝对蜗牛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树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D.树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11、在某平面内有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O,四个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
,
,
。这四个力的合力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午休从11:30开始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每晚7:00准时与您见面
C.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30-11:10
D.某运动员的跨栏记录为12.91s
13、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神舟十六号开讲。其中的一次实验,航天员在背景板前先将一个质量较小的钢球甲悬停在空中,然后将另一个质量较大的钢球乙向右扔出,乙球被扔出后沿直线匀速运动直到和甲球发生正碰,如图所示。碰撞后,乙球的速度有所减小,但仍继续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而甲球被碰后则以较大的速度向右飞出。相对于背景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被扔出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B.乙球被扔出后靠近甲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C.两球碰撞过程中,甲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乙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两球碰撞过程中,甲、乙两球的运动状态均发生改变
14、从距水平地面高的位置,将小石块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水平位移为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则小石块( )
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B.水平初速度大小为
C.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D.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15、一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直立、下蹲、起立或跳起,记录的压力随时间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该同学在第
至第
的时间内可能在体重计上做什么运动( )
A.下蹲后起立一次
B.下蹲后起立两次
C.跳起一次
D.下蹲后又跳起一次
16、甲、乙两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t=0时刻甲车开始刹车,甲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以t=0时刻甲车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O,以甲车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轴,乙车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数据为已知)( )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B.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8m/s
C.t=6s时甲车追上乙车
D.甲、乙两车相距最近为2m
17、如图,光滑细杆BC、DC和AC构成矩形ABCD的两邻边和对角线,AC∶BC∶DC=5∶4∶3,AC杆竖直,各杆上分别套有一质点小球a、b、d,a、b、d三小球的质量比为1∶2∶3,现让三小球同时从各杆的顶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a、b、d三小球在各杆上滑行的时间之比为( )
A.1∶1∶1
B.5∶4∶3
C.5∶8∶9
D.1∶2∶3
18、洪涝灾害常常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图所示某救援队利用摩托艇将人员进行转移。已知水的流速恒为,水流的方向平行于河岸,摩托艇的速度恒为
,河宽为
。该救援队由河岸的P点出发,将被困人员转移到河对岸,
连线与河岸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摩托艇可能到达Q
B.摩托艇运动到河对岸时的速度一定大于
C.摩托艇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D.若摩托艇能到达Q,则渡河时间为
19、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固定一质量为的物体A,弹簧和物体A均保持静止状态。在物体A上轻放一质量为
的物体B的瞬间,物体A对物体B的支持力大小为( )
A.0
B.
C.
D.
20、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却没有体积的点,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B.是平均速度公式,当
取得很短时,其值可以用来作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上应用了等效替代方法
C.这里用两个物理量(
和
)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
成正比
D.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1、一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5N
B.6N
C.7N
D.8N
22、如图所示,修建高层建筑物时,通常采用塔吊运送建筑材料。某次运送时,塔吊通过钢绳将质量为m的钢材竖直向上加速提升,当货物的加速度大小为时,钢绳对钢材的拉力大小为( )
A.
B.
C.
D.
23、内壁光滑的圆筒竖直固定,圆筒半径为R,圆筒圆心的正上方悬挂一轻绳,轻绳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长度为L=2R,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随小球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轻绳受到的最大拉力为2mg
C.当小球的角速度等于,此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D.当小球的角速度等于,此时侧壁对小球的弹力小于
24、水平地面上堆放着相同的原木,如图甲所示,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原木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每根原木的重力为G,可将原木看成圆柱体,若要将最上面的那根原木沿轴线方向匀速拉出,水平拉力大小应为( )
A.
B.
C.
D.
25、从某炉壁小孔测得炉子的温度为1500K,那么炉壁小孔的总辐出度为________。
26、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F-L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0=______cm,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
27、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个轮的半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求A、B、C三轮边缘上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
28、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一个质量为50kg的学生,当她的运动速度为2m/s时,她的动能为 J。
29、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光滑轨道内侧运动,两次通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分别为和
,则小球前后两次通过最高点时,所受合外力之比为_______,两次通过最高点时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
30、身高1.5m的小明沿直线匀速运动,路灯在行进线路的正上方,某时刻人影的长度为0.6m;前进4m后,影长变为1.4m,则路灯的高度为_______m。
31、我国空军科研人员在飞机零高度、零速度的救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成功.由于飞机发生故障大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的高度几乎为零高度.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突然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脱险非常困难.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1 s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若弹离飞机的速度为20 m/s,试判断弹离飞机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大.
32、某人在地球上重600N,则该人的质量为m=___________kg,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地球表面的,那么,该人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此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33、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以后,________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如果地球半径为
,重力加速度为
,引力常量为
,则地球质量
________.
34、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0×103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a = 1.0m/s2,取g=10m/s2,则:
(1)汽车在匀加速阶段的运动时间为_____s;
(2)整个过程中,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______m/s.
3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质量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端各系一根轻质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两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绳,一起被夹子夹着使小车静止。打开夹子,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关上夹子,两小车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测出两小车的位移。下表是该同学在几次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数 | 车号 | 小车质量/g | 小盘质量/g | 车中砝码质量/g | 盘中砝码质量/g | 小车位移/cm |
1 | 甲 | 50 | 10 | 0 | 0 | 15 |
乙 | 50 | 10 | 0 | 10 | 30 | |
2 | 甲 | 50 | 10 | 0 | 10 | 27.5 |
乙 | 50 | 10 | 50 | 10 | 14 | |
3 | 甲 | 50 | 10 | 0 | 0 | 18 |
乙 | 50 | 10 | 10 | 10 |
|
请回答下述问题:
(1)在每一次实验中,甲、乙两小车的位移之比等于________之比,请简要说明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第1次实验控制了___________不变,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第2次实验控制了_____________不变,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第3次实验时,该同学先测量了甲车的位移,再根据前两次实验结论,计算出乙车应该发生的位移,然后再测量了乙车的位移,结果他高兴地发现,理论的预言与实际符合得相当好。请问,他计算出的的位移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36、如题图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37、在一条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看成质点)分别在各自的车道上做直线运动,记时开始时,甲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为24m/s的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在t1=4s、t3=12s两车正好并排行驶(相当于相遇),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速度相等的时刻t2为多少?
(2)在0-t2时间间隔内,甲的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
(3)t=0时刻记时开始时,甲、乙两车的距离为多少?
3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平面内的粗糙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块获得一向右运动脱离弹簧,它经过B点速度为v1,之后沿半圆形导轨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试求:
(1)求物块刚过B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N;
(2)求弹簧压缩至A点时的弹性势能;
(3)求物体沿半圆形轨道运动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
39、如图所示,摩托车做特技表演时,以的速度从地面冲上高台,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功率恒定为
,
后以与
同样大小的速度从高台水平飞出。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
,台高
,取
,不计空气阻力。求:
(1)人和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W;
(2)摩托车落地点到高台的水平距离s;
(3)摩托车冲上高台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